破產管理人選任時間,根據各國破產程序何時開始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在以破產宣告作為破產程序開始的國家、地區,破產管理人與破產宣告同時進行。在破產宣告以前,破產程序尚未啟動,破產效力也未發生,債務人的民事法律地位也沒有發生變化,其管理、支配其責任財產的能力也沒有受到限制,“法律也沒有理由設立專門的財產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19]。法院一旦宣告債務人破產,則破產程序開始,就必須依法指定破產管理人負責破產財產的管理。如德國、法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均采用這種立法模式[20]。
(二)在采用破產程序受理開始主義國家,自破產申請開始時起至破產宣告前止,盡管債務人尚未正式被宣告破產,但破產程序已開始啟動,對債務人及其全部財產生約束力。為了防止債務人轉移、隱匿或毀損財產并保護所有債權人的團體利益,而設立了臨時托管人制度。由臨時管理人依法取代債務人的管理或繼續經營。正式宣告破產后,再由正式選任的破產管理人取代臨時管理人,對債務人破產財產行使管理權。以英國、美國為代表的英美法系國家多采用該種立法模式[21]。
我國采用破產程序受理開始主義的立法模式:破產申請的受理,表明破產程序的開始。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破產申請的,應當同時指定管理人。由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使債務人財產在破產程序的一開始就處于專門機構的監管之下,防止破產財產的損失,有利于破產程序的進行。與英美法系破產程序受理開始主義不同的是,我國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后直接指定管理人,而非臨時管理人。
本文認為,我國破產法從立法體例上采用的是英美法系的破產程序受理開始主義,理應在破產法中借鑒和承認臨時破產管理人制度。管理人的職能是對破產財產進行全面地保管、清理和處分,但這種職能只能在破產宣告后使用的。而新破產法同時還規定了和解與重整程序,也就是說債務人有可能與債權人達成和解,而非破產。如果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那管理人在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進行的那部分接管工作的性質與內容,與債務人破產后所進行的性質與內容顯然是不同的。這樣對管理人的地位與職能不加區分,立法上顯然是不嚴謹的。另外從管理人選任制度的權力制衡及保護債權人利益方面,我們也應該允許債權人會議可以另外選任管理人,這里就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