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
(1996年8月20日財政部財工字226號發布)
一、為了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規范企業破產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國有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試行破產,應堅持依法實施、優化資源配置和妥善安置職工的原則,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企業優勝劣汰機制,保護債權人、債務人合法權益。
三、各級主管財政機關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參與企業破產的全過程,在企業破產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制訂企業破產預案;
(二)參與破產清算組,負責辦理與破產財產保管、清理、估價、處置以及分配等有關的財務事項;
(三)參與審批瀕臨破產企業的分立方案,包括帳務分設方案、資產分離方案、債權債務分離方案、留存收益分配方案;
(四)收繳剩余的破產財產及其處置收入;
(五)對企業破產中其他各項財務活動依法實施管理和監督檢查。
四、在宣告破產,成立破產清算組后,企業應接受清算組的指導,協助清算組對企業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以及其他資產進行全面清理登記,對各項資產損失及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核對查實。
在財產清查基礎上,企業應編制財產清算表以及至企業宣告破產日止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利潤分配表等財務報告,移交清算組,同時報主管財政機關和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備案。
企業在向清算組辦理移交手續前,應當妥善保管本企業的帳冊等財務會計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處理破產企業的財產、帳冊等。
五、破產財產是指破產企業在破產程序終結前擁有的全部財產以及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企業下列財產計入破產財產:
(一)宣告破產時破產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財產。包括各種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以及無形資產等。
(二)破產企業在破產宣告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所取得的財產。包括債權人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破產財產轉讓價值超過其帳面凈值的差額部分;破產清算期間分回的投資收益和取得的其他收益等。
(三)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
六、企業下列財產應區別情況處理:
(一)擔保財產。依法生效的擔保或抵押標的不屬于破產財產;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超過部分屬于破產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16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