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侵權行為的成立并不以實際的損害結果為要件,只要經過科學上的判斷,確定其事實上具有造成損害的危險蓋然性即可。但環境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則以實際的損害結果為其必要條件,因為有損害就有賠償,損害的發生是賠償的前提。
環境損害的概念在學術界的觀點不盡相同,有的稱為“環境污染”,有的稱為“社會損耗”;各國亦無統一的概念,英美法系國家沿襲了“妨害行為”的概念,大陸法系的德國采用“干擾侵害”,法國則采用“近鄰妨害”的概念。但不可否認的是,損害賠償的前提是環境損害事實的發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只有在環境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才能請求法律救濟,沒有造成任何損害的行為或事件不會引起侵權民事責任的發生。所以筆者認為環境損害這個概念比較合適,一般是指受害人因環境污染而受到的人身、財產等損害后果。根據不同標準,環境損害可以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等。
環境污染的直接損失是指受環境污染危害而導致法律所保護的現有財產的減少或者喪失的實際價值,即實際損失;環境污染的間接損失是由直接損失引起和牽連的其他損失,也即在正常條件下可以得到,但因環境污染危害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合法收入,也稱可得利益損失。如漁民養殖的魚蝦因污染導致的死亡,這屬于直接損失,而由污染導致的魚苗死亡不能獲得成魚的收入就屬于間接損失。環境污染的物質損失是指受害人因受環境污染危害所導致的財產上的損失;精神損害在民法中指侵害行為所造成的人格傷害,在環境法中則指因污染導致受害人精神利益的損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人去世后兒子主張贈與無效成立嗎
2021-03-17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