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糾紛賠償是否收稅
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并入營業額中征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征收營業稅,并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二、侵權賠償是否主張利息
侵權損害賠償一般不支持利息,因為并沒有明確賠償期限,更沒有明確損失的數額。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對造成的財產損失要全部賠償的原則。
民法通則規定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目的,一方面是制裁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補償受害人財產上遭受的損失。只有責令加害人全部賠償人的損失,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謂全部賠償,是指損害多少,賠償多少。這里說的損害,包括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稱直接損失,積極損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際得到的利益(稱間接損失、消極損失)沒有得到。
2、對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在我國,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賠償的,因此只造成受害人傷、殘、死亡而沒有因此造成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加害人其他法律責任,而不負賠償責任。對于因侵害人身權利而引起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藥費、誤工工資等)時,加害人亦應全部賠償。
3、考慮加害人經濟狀況的原則。
在我國,凡加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賠償能力時,就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財產損失;如加害人的經濟狀況確定不好,令其全部賠償勢必使加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陷入困境時,而應在做好受害人工作的前提下,酌情減少賠償數額。這不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必要補充,使必要與可能有機地結合。這樣做既維護了法紀,又切實可行,使受害人的權益真正得到保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侵權糾紛賠償是否收稅”這一問題進行的解答,可見我國相關規定明確寫明了侵權賠償是否需要納稅根據情況而定,有的侵權賠償不需要納稅,而有的需要納稅。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