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礙造成侵權是否賠償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排除妨礙的過程中侵犯了他人合法民事權益的,侵權人要承擔侵權的責任。
第二條?【保護范圍】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的請求權】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條?【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排除妨礙與排除妨害怎么區分
1、適用范圍有所不同
妨礙的適用范圍比妨害更為廣泛。妨礙是指對他人行使權利造成障礙,這種障礙可能造成實際損害,也可能沒有實際損害。妨害是指實施了某種侵害他人行使權益的行為,后果上已有某種結果狀態的發生。例如:衣柜放在過道,妨礙通行,受害人難以證明是否受到實際損害,但是可以證明其受到了妨礙,此種情況下受害人即可訴請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排除妨礙。
2、義務主體有所不同
排除妨礙的義務主體比排除妨害廣泛。排除妨礙的義務主體不但包括實際侵權人,亦包括具有某些履行事務職能的主體。例如:高速公路,二車追尾,造成通行不暢,但尚可行進。此種情形下,權利人可要求公路管理者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再如:住宅小區內,因外來人員承攬加工工作的需要,而遺留現場的堆砌物影響美觀、通行或通風采光等,權利人可要求物業管理者排除妨礙。但排除妨害,權利人僅能訴求實施侵害行為的實際侵權人。
3、責任功能有所不同
排除妨礙主要是預防性的侵權責任方式,它并不要求實際損害已發生,它也不是為了填補損害,主要是發揮預防可能損害發生的功能。排除妨害從功能上說,不屬預防性的侵權責任方式。權利人訴求排除妨害,應當有一定的結果狀態發生,并已造成某些輕微的實質性損害且仍處在持續狀態中。
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排除妨礙的過程中侵犯了他人合法民事權益的,侵權人要承擔侵權的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人事代理
2020-12-27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