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有過錯的認定辦法
1、受害人故意
所謂受害人故意,指受害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自己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此種結果發生。受害人故意作為免責事由,通常都是指排除了行為人本身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受害人故意使損害發生的唯一原因);否則,不能完全作為一種免責事由。受害人故意構成要件有以下幾方面:
(1)受害人存在故意;
(2)受害人基于故意實施了不當的行為;
(3)受害人實施的不當行為與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由行為人舉證);
(4)受害人主張損害賠償。
2、受害人重大過失
是指受害人對于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極不注意,以至于造成了自身損害。
3、受害人過失
是指在行為人致受害人損害中或者造成損害后,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與擴大具有過失。
刑法意義上被害人的過錯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主體的相對性。即過錯必須是由被害人所為。由于過錯行為具有無可替代性,過錯行為的主體只能是被害人,而不可能是有過錯的被害人親屬等其他人或被害人所在單位,而被告人因此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針對有過錯行為的被害人。第二,行為的不當性。也即被害人主觀上出于故意或過失的心理,實施的一種顯而易見的依社會常理即能作出否定性評價的行為。這種行為不符合社會一般倫理要求,超出社會共同認可的范圍。這種行為必須受到社會的嚴厲否定性評價而非一般否定性評價,才具有刑法中過錯概念的意義,如違反法律法規、嚴重違反社會道德規范、故意不履行應盡義務的行為等等。第三,過錯的程度性。指被害人的過錯行為不僅應當具有不當性,而且應達到一定程度,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才具有刑法上的意義。被害人行為的輕微過失或錯誤,不具有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過錯責任。所以不是被害人所有不謹慎行為都能夠認定為過錯從而被刑法所評價,如被害人保管財物不當或者故意炫耀財富的輕微不當行為,就不應成為影響被告人量刑的情節。第四,作用的關聯性。即被害人的過錯行為雖與被告人犯罪行為的發生發展或犯罪后果的造成不存在必然性,但其對犯罪結果施加的影響力卻是無法抹殺的。只有在客觀上能夠直接影響犯罪行為的產生、發展和結果的才屬于刑法意義的被害人過錯。如果對犯罪行為影響不大,也就不必在量刑中考慮。所以諸如因輕信而誤入犯罪圈套等行為,不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過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受害人有過錯的認定辦法”。當然受害人有過錯的時候,我們對其要重新進行認定;要根據當時的事情原委,整個情形來進行分析,其認定辦法還是要有相關的證據和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非法行醫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雙方都是華僑能在中國離婚嗎
2021-03-13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