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的特征
1.請求權的請求權的專屬性。所謂請求權的專屬性,指的就是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只能由受害人來行使,一般不可以讓與或者繼承。由于精神損害賠常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權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根據我國《2001年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中所規定的權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在原權利具有專屬性的前提下救濟權利也有一定的專屬性。
2.精神損害賠償因素的多元性。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時,所考慮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從賠償標準看,就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第二,從基本結構上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還應根據人身權益、財產權與精神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考慮。第三,從主觀要件上看,還應該根據加害行為與受害人主觀上的故意或是過失來判斷。第四,從侵權行為發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點、場合、時間、手段等均應作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考量因素。
3.賠償數額的不確定性。精神損害系自然人意識機能之反應,在內容和范圍上具有主觀性,根據損害賠償的全部原則,精神損害賠償亦有主觀性。正是這樣的主觀性,導致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具有不確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損害事實直接規定損害賠償的數額,即使規定數額,也須有變動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為了彌補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錢替代補償,也無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規定,受害人、死者的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范圍、金額確定等諸多具體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國法律上沒有精神損害賠償金這個概念,在法律上的概念是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因精神損害而賠償的費用。精神損害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二者實質上是一個意思,沒有區別。
律霸網小編提醒您,對于精神損害賠償若能夠在賠償受害人精神損失的基礎上對于違法行為有一定的懲罰作用,那么就必將尋求到懲罰違法行為人和救濟權利受害人的最佳平衡點。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土地出讓方式主要有哪些,土地出讓方式分別有哪些含義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