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侵權責任理論中,精神損害一向被視為權利損害之后果,若無人身或財產權利受到侵害之事實,則也談不上精神損害。各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總是充斥著諸如“侵犯某某權的,受害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之類的表述。然在現實生活中,權利未受侵害情況下的精神利益損害并不鮮見。隨著各國法律對受害人保護力度的加強,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漸呈擴大趨勢,權利未受侵害情況下的純粹精神損害應否、如何賠償,理論基礎何在,對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建構可能產生什么影響,這些都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之目的,即在于通過揭示純粹精神損害的內涵、型態,探討純粹精神損害賠償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態勢,引發方家之關注,冀以為損害賠償理論添磚加瓦。一、純粹精神損害的內涵什么是純粹精神損害?當前學界并未對其做出令人信服的界定。筆者認為,所謂純粹精神損害,是指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在其民事權利未受侵害情況下的精神利益損害。在形式上,由于受害人民事權利沒有直接受到損害,純粹精神損害有點類似于間接損害,但純粹精神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直接結果,是一種直接損害,這與間接損害有本質的區別。在筆者看來,純粹精神損害具有如下不同于一般精神損害的特點:1.純粹精神損害是指自然人民事權利沒有受到侵害情況下的精神利益損害。在通常情況下,精神損害被視為人身或財產權利損害之后果,若未有人身或財產權利損害,則也不存在精神損害的問題。然而,在純粹精神損害情況下,行為人盡管沒有直接造成受害人民事權利損害的后果,但使去其蒙受了精神利益的損失。2.受害人精神利益損害的主要表現是遭受精神痛苦或不良情緒,而非生理疼痛。按照學界通常觀點,精神損害是指“受害人主要在人格權或其他權利受到侵害以后,而遭受的生理疼痛、精神痛苦以及不良情緒”。[1]但在純粹精神損害的情況下,受害人人身未受侵害,因此不存在身體上的生理疼痛問題。即使伴有生理疼痛,也只是精神極度痛苦的加重結果,而非行為的直接后果。3.純粹精神損害本質上是精神利益的損害。關于精神利益,我國學者通常將其與人身利益等同,“精神利益的損失是指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遭受侵害”。[2]在這個基礎上,學者們將精神損害區分為廣義的精神損害和狹義的精神損害,“廣義說認為,精神損害包括精神痛苦與精神利益的損失。[3]狹義說認為,精神損害就是指自然人因其人格權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及其他不良情緒。[4]兩者之區別,在于廣義說承認精神損害包括精神利益損失,而狹義說則不承認。筆者認為,我國學界將精神利益等同于人身利益的說法是經不起仔細推敲的。精神利益與人身利益不是同一位階的概念,兩者之間是種屬的關系。既算所有人身利益中均隱含了精神利益這一要素,也不能據此將精神利益與人身利益等同。比如,某甲打傷某乙,在這一侵權損害中,某乙之損害包括兩部分,其一是身體的傷害,其二是精神上的損害,兩者都屬于人身利益的損害,但精神利益的損害則僅指后者。同樣,將精神痛苦與精神利益損失并列,作為精神損害的兩種類型也是經不起推敲的。精神痛苦本質上是精神利益受到損害產生的后果,精神利益受到侵害是因、精神痛苦是果,兩者是前因與后果的關系。精神是與物質相對應、與意識相一致的哲學范疇,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人的意識活動及其內容和成果的總稱。[5]因此,精神利益是作為生物有機體的自然人基于意志自由進行正常精神活動所具有的獨立、免受不正常干擾和非法干涉以及維持正常精神安寧的利益。精神利益只存在于具有獨立精神意志的自然人,而不能適用于法人。筆者認為,人作為精神的動物,精神之于人類,猶如河水之于河流。如果說沒有河水之河流不是河流,則沒有精神的人也很難稱之為人。因此,精神利益是無時無刻不伴隨于自然人的一種法益,只要自然人存在,其精神利益必定存在。權利不過是精神利益托身和表彰的特定形式,即算失去權利這一形式,精神利益照樣存在。與其他法益相比,精神利益的存在形式明顯具有多樣性。一般法益的存在形式總是穩定而單一,精神利益則不同,它既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消融于具體權利之中。當其融合于某項具體權利之時,精神利益就喪失其獨立性而成為權利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其-非融于權利而獨立存在時,它就作為一種單獨存在的法益而受到法律的保護。精神利益的損害由此呈現出如下復雜性特征:一方面,在存在權利(人身權或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財產權)的場合,精神利益內在的蘊含于具體權利之中,若權利受到侵害,則同時也意味著精神利益之損失,受害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民事權利,也不妨礙精神利益單獨存在。即使民事權利沒有受到侵害,民事主體的精神利益仍有可能受到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行業標準是什么
2021-02-11留置權是依約定成立嗎
2021-02-14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