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撫慰為主、懲罰為輔原則
1、侵權人對受害者的侵害,給受害人造成心靈的創傷,造成精神痛苦,必須通過物質制裁加害人,還受害人以公平和正義,撫慰其受到的創傷的身心。在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發生后,法庭判罰其相當數額的賠償,可使侵權人意識到其行為非但不能給自身帶來利益,還會直接導致自身利益的損失,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這種直接的、緣于其行為的物質損失,是將損害變通轉移造成這一損害的負責人自身以應對損害的不良后果,這是社會對公平、公正的內在要求,是對受害人最深刻的撫慰,起撫慰作用的制裁必須要以足夠的賠償金為基礎方能見效。
2、精神損害雖不能以金錢衡量,但撫慰受害人精神痛苦的物質條件是可以用金錢衡量和支付的,這種賠償不是以相當的價值替換特定的損害,而是具有撫慰性,用以填補因損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的損害,賠償具體化就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是對人身權受損造成精神損害的民事救濟手段,使受害人感情上的痛苦通過加害人的經濟賠償得到減輕或消除,對受害人起到撫慰作用。通過這種改善外部環境的辦法,幫助受害人克服不法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消極影響,盡快恢復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平和其心境,盡早的步入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軌道。撫慰個人既是穩定社會。但這種撫慰的效果,必須要以足夠的賠償金為基礎才能得以發揮。
(二)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有所限制原則
精神損害賠償中的經濟賠償的本身并不是其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為了以財產的方式填補受害人的損害,補償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損害,撫慰受害人,從而有效遏制致害人再次加害他人的侵權行為。這也是精神損害賠償所具有的人文關懷的內涵。人們對賠償金額的合理期待也應符合社會的一般價值取向,與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外的高額精神損害賠償案例不乏存在,但這并不符合我國目前的現實國情。目前,我們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不是很發達,公民的經濟收入仍屬偏低。如果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不加以限制,一味滿足受害人的要求,是脫離實際,而且難以執行。與此相反,精神賠償數額過低,不但不能撫慰受害人的痛苦,實際上也起不到補償作用,甚至連受害者的訴訟成本和求治費用都不能彌補。賠償過少,也意味著對致害人的放縱,對其行為的肯定。因此,精神損失賠償范圍和數額只能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去考慮,要在對受害人有效撫慰、對致害人有力懲戒和雙方實際生活水平中考量,從而劃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從中選擇一個相對的平衡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遲延履行和不履行的區別
2021-02-26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適用什么法律
2021-01-06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