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而要求進行賠償的民事權利。在法律上具有補償、撫慰、懲罰三重功能。
制度的建立
精神損害賠償首先興起于民事侵權領域,并隨著人權理論和社會公平負擔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經過二戰后人們對法西斯肆無忌憚的踐踏人權的反思,使保護人格,重視精神損害的賠償成為各國國家賠償法重要的價值取向之一,西方各國如法國、美國許多州都通過立法將精神賠償歸入國家賠償的范圍之內。我國隨著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基本確立了民事賠償方面的精神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贍養費要交多久
2020-11-08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3工地無固定工資工傷如何賠付
2021-01-02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