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商業秘密侵權賠償
(1)以商業秘密權利人因侵權行為遭受的損失作為定罪量刑和實際賠償的依據。
商業秘密權利人可計算的財產、收入方面的損失應全部作為損失的數額。這里既包括權利人本身的收入,也包括權利人預期的若干年內收益。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商業秘密研制開發的成本、商業秘密的成熟程度、商業秘密的利用周期長短及其是否可以重復利用,以及商業秘密的使用和轉讓、市場的供求狀況等。
(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利益作為損失和賠償額。
這種損失的計算以侵權人未再向第三人披露、轉讓和不為其他公眾所知為前提。對于非法將商業秘密出賣給他人的,以其非法出賣收入為損失額;違法使用商業秘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以其因此獲得或增加的利潤為損失額。如果侵權人的行為屬于間接使用(如利用跳槽員工帶來的原單位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等),以其產生的效益為損失及賠償額。
(3)以不低于商業秘密使用許可的合理使用費為損失及賠償額。
當上述兩種方法計算不便時,可采用這種彌補性方法來計算損失額。這種方法是假定侵權方在正常情況下取得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許可使用時,其許可費用應該是多少,再推定該數額為損失額,但這并不意味著侵權人就此取得了該商業秘密的合法使用權。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刑法及司法解釋并未就“重大損失”和“特別嚴重后果”作出規定和說明。司法實踐中,“重大損失”一般是指給權利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經濟損失或喪失競爭優勢、競爭能力甚至競爭資格等;“特別嚴重后果”是指給權利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特別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導致企業清算、破產等情況。由于本罪是結果犯,如無“重大損失”則不構成犯罪,因此,從罪刑法定及罪刑相適應原則出發,立法機關或司法機關應當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或解釋,以便實際操作。
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賠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而參考不同的賠償情形。正如小編在山文中的介紹一樣,司法實務中對侵犯商業秘密的賠償可以由三種不同的計算,包括了實際遭受的損失、侵權人的獲利以及商業秘密使用許可的合理使用費。實踐中,往往會因為對最后的民事賠償數額方面的認定不一致,而導致出現糾紛。此時要是有專業律師介入,相信能夠好的幫助當事人維護權益。律霸網為你推薦您所在地區的資深律師,幫助您解決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期徒刑的減刑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03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