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網絡著作權侵權?
網絡著作權侵權是指未經權利人許可,又無法律依據,擅自在網絡上傳、下載、轉載或以其他不正當的方式行使專有權利人享有的權利的行為。在我國較為普遍與社會公眾法律意識的淡薄有關,很多人在網絡上瀏覽、復制、下載作品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利益,或明知是侵權行為卻貪圖免費的資源而一意孤行。而作為著作權人一方也沒有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明知自己的作品被其他人使用,卻因為舉證困難、訴訟成本高等原因而放棄交涉或起訴,助長了此現象的滋長。
網絡著作權侵權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1.未經作品權利人許可,擅自發表其作品。
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人的發表權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1)未經作者許可,將其創作的作品公開化;(2)違背作者的意愿,提前或推遲公開作品;(3)不遵從作者的意愿,以其他形式公開作品。
2.未經許可擅自以復制、展覽、發行、放映等方式將作品用于網絡傳播。
以復制、展覽、發行、放映等方式使用作品,須征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在著作權人授意許可的范圍內進行合理使用,并支付報酬。網絡服務企業在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前,雙方須就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圍達成協議,網絡服務商若超過協議內容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即構成侵權。
3.將他人作品用于網絡傳播,未按約定支付報酬。
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人的財產權主要有以下情形:(1)經法定許可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用于網絡傳播,但未按規定支付報酬;(2)雙方簽訂合同,依合同許可獲得作品使用權,但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報酬;(3)強制許可的使用人未依法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歪曲、篡改表現為不經作者同意,對作品進行增刪、變更,改編作品的外在表現,損害著作權人的聲譽。網絡環境下,相對于傳統媒體,其他人對作品進行歪曲、篡改更加容易,著作權人保護作品完整的權利更容易受到侵害。另外,網絡環境下的虛擬身份,也加大了確定侵權人身份的難度。
5.剽竊他人作品。
剽竊他人作品侵犯了著作權人的發表權、署名權和復制權。剽竊他人作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完全或大部分照抄著作權人的作品,這種剽竊行為比較容易認定;另一種也是網絡環境下更常見的方式,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作權人作品的內容或形式進行抄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的房屋屬于二套房產嗎
2020-11-30“對賬單”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30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之前工傷鑒定十級現在公司破產怎么辦
2021-02-24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