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違法拆遷、補償不公,找媒體曝光有用嗎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實踐中常見的救濟途徑:
1.上訪;
2.與政府不斷的協商;
3.找媒體進行曝光;
4.走法律途徑。
面對多種的維權方式,當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我們所能適用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媒體曝光的這個救濟途徑。
媒體曝光是救濟途徑的一種,如果我們單獨用媒體曝光來爭取我們的補償是否會提高呢?媒體的實力也是有區別,媒體有大有小,有優有次的,現實中存在一種現象:主流媒體夠不上,當地的媒體不敢報道,小眾范圍內的不入流媒體報道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再說報紙等媒體其實是以贏利為目的的一個機構,如果消息沒有“賣頭”,報社乃至任何傳媒機構都不會去當“楊白勞”。所以我們的案件是否影響力足夠大,熱點是否足夠吸引人,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實踐中,找媒體曝光被騙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2010年4月,家住山東的張女士的房屋面臨拆遷。張女士認為當地政府給的拆遷補償款過少,一直未同意拆遷。張女士將她的遭遇發到網上求助,一名冒充知名報社記者的女子何某謊稱能幫張女士曝光拆遷問題,張女士被騙了6萬元的“曝光費”。經過檢察機關審查發現,何某是甘肅來京人員,她虛構自己是知名報社記者,用能幫被害人曝光事件、提高補償款的事實,騙取被拆遷人財物。
我們想找媒體曝光還必須要明白我們的目是什么,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和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部門敵對(除了走到最后是為了要一個說法),而是拿到合理補償,糾正違法行為。對于拆遷案件,一般會首先選擇法律調查程序,抓住對方違法點之后給拆遷方施壓,這樣先讓拆遷方來找咱們談,提高補償,要是能夠通過談的方式達到目的,我們就沒必要采取激化矛盾的手段。單獨讓媒體介入,政府部門是否會轉變態度,進行商量這個就不確定了。
媒體曝光的內容是要經過審查的,案件事實的真實性都要考察。新聞媒體不是每一起投訴案件都會進行采訪曝光的,他們要把握新聞的新穎性,輿論性,選擇典型的案件進行報道,不會貿然曝光某個事件。而是否屬于典型案件也不是僅僅看人數來定的,對接觸面廣泛的媒體來說,你的案件可能就是微不足道的小案件,有可能被置之不理,單純依賴媒體曝光處理不一定就能根本解決問題。所以面對征地拆遷,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提高補償,達到我們的目的。
非法強拆的刑事責任
1、造成被拆遷人受傷的,根據《刑法》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視情節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直至死刑。
2、造成被拆遷人財物損毀的,根據《刑法》第275條的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能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將受到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
3、私闖民宅。《刑法》第245條還規定,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4、采用侮辱、誹謗的手段對被拆遷人的進行人身攻擊的,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上文的分析,遭受到違法拆遷時,找媒體曝光是維權的手段之一,但有沒有效果要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找媒體曝光并不是首選的維權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