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依據
2004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二、實踐中離婚彩禮的一些具體問題及解決
1、返還范圍:以下兩個方面應該不屬于彩禮返還的范疇:第一、共同花費,一方收到彩禮后,往往會拿出部分用于共同花銷,如為辦婚禮宴請賓客,送禮以及平時的吃喝玩樂等,在計算返還數額時都應當從中剔除。第二、屬于贈與性質的財物。在戀愛中,男女雙方為表情意,通常會贈與對方定情物、信物等,可以說,這些是一方自愿贈與另一方的,與有無結婚目的無關,對于該類財物,贈與方不得要求返還。
2、訴訟主體的確定:在實踐中,訴訟方也通常把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責任。
3、婦女權益保護:我國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因此,如果因男方的過錯導致婚約解除,或由男方提出解除婚約,女方是不能以男方違反婚約而請求不返還或部分返還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雙方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卻事實上同居的,若男方始亂終棄,要解除婚約,這時應權衡雙方利益,本著保護婦女,保護弱者的原則,在彩禮返還數額上可酌情減少。在實踐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即雙方已同居多年的,男方要解除同居關系,以未辦理結婚手續為由,要求返還彩禮,此時若女方已將所收彩禮用于同居后共同生活的,也可減少返還數目或不予返還。
4、關于“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問題
對“生活困難”的理解
《解釋(二)》第十條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
(1)《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這是婚姻法設立的離婚救濟制度,是對離婚可能引起的消極后果的一種補救措施,旨在保護弱勢群體,體現撫弱濟貧的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而在解釋(二)中,又作出婚前給付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離婚時可要求返還所送彩禮的規定。那么,生活困難方是否既可以要求另一方給予幫助,又可要求返還彩禮呢?筆者對此持肯定態度。首先,這是兩種不同且并行不悖的制度。前者是一種救濟措施,其既是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體現,又是夫妻之間互相扶養的法律義務在婚姻關系解除后的合法延伸。后者則是一種返還請求權,是基于結婚目的落空而產生的請求權。其次,兩者的請求權主體有所不同。前者只限于夫妻中的一方而已,不再涉及其他人。而對于返還彩禮的請求權主體,如前所述,可以為當事人的父母。所以,筆者認為,困難一方在提出返還彩禮的要求后,不妨礙其請求另一方給予一定的幫助。當然,這里的離婚時對生活困難一方的幫助是有條件限制的,第一、提供幫助一方要有負擔能力,一般要在該方的能力范圍之內;第二、幫助有時限性,生活困難應是在離婚時就存在的困難,而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請求,而且在其另行結婚后,就應停止對其進行救濟。
(2)在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姻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一方對婚姻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并無任何過錯,雖然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無須再支持其返還請求。有這樣一個案件:某女與某男婚后不久,男方卻與另一女子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后該女向法院起訴離婚,然在法院判決離婚后,男方母親以生活困難為由又訴至法院請求女方返還彩禮,后因證據不足,被依法駁回訴請。在本案中,即使有證據證明男方生活困難,筆者認為,也不應支持男方的訴請。因為在我國合法的婚姻為法律所保護,既然男方對婚姻破裂存有過錯,而女方并無過錯,那么男方就應承擔不利后果,為其過錯擔負責任。
5、證據認定問題:贈送彩禮與一般的民事行為有所不同,贈與方不可能要求對方出具收條等書面手續,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禮。因此,當引發彩禮糾紛時,當事人舉證比較困難,一般只能提供證人證言,且多為親友證言,通常證明力不大。對方當事人也常以此作為抗辯,主張不予采信。為了收集有利證據,當事人往往會不經對方同意,錄制雙方談話錄音或電話錄音。而在彩禮糾紛中,視聽資料往往是最能證明事實存在的證據,因而只要當事人在收集證據時沒有違反上述規定和原則,且能證明其真實性,就應當采信。對于彩禮糾紛案件的證明標準,也應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則,即只要當事人所舉證據足以讓法官對案件的法律真實產生高度信任,并能排除其它合理懷疑,那么就可認定該法律事實達到客觀真實。
6.訴訟時效。
彩禮返還請求權沒有具體時間上的限定。筆者認為應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當然根據法律有關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也可以發生中止、中斷、延長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農村拆遷戶口減去面積的限制解讀
2021-01-28拆遷安置房能辦房產證嗎
2020-11-24淺析高速公路征地拆遷費用總承包下的征地拆遷管理
2021-02-22沒有簽訂補償協議,房屋就被偷拆,合理嗎
2020-11-16征地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