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緊急避險行為不能實施正當防衛
按照刑法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某人為了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或某種合法權益,不得不實施了損害無辜第三者合法權益,且不超過必要限度的緊急避險行為,是不會犯罪的,是合法的。
如張三在大街上被匪徒追殺,迫不得已搶走了路人李四的摩托車,從而躲避了匪徒追殺,那么張三的行為就是緊急避險行為。
這時,李四針對張三的緊急避險行為,是否可以實施正當防衛呢?如將張三當場打趴。
答案是否定的,對于緊急避險行為是不能實施正當防衛的。因為按照刑法規定,正當防衛的對象是不法侵害,而緊急避險行為是合法的,就不能對其實施正方防衛。
但是這并不代表無辜的第三人就要“認倒霉”,任由他人危害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對他人的緊急避險行為,其也可以實施緊急避險行為。
如上述例子,李四在張三來搶車時,如將其打趴的,或者自行開車走人,躲避危險的,都應該認為是緊急避險行為。
只是緊急避險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一個更大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而不得不損害一個更小利益的行為,反之,就會涉嫌緊急避險過當,屆時造成嚴重后果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的成立要件: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其成立的要件有:
1、必須遭受現實的危險。現實的危險包括:自然力量產生的危險,如洪水、地震等;機械、能源設備產生的危險,如飛機故障、油庫自燃等危險;動物侵襲造成的危險;人為原因造成的危險等。
如果實際并不存在著危險,由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善意地誤認為存在這種危險,因而實行了所謂緊急避險,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假想避險。假想避險的責任,適用對事實認識錯誤的解決原則。
2、必須是正在發生的危險,即危險迫在眉睫,合法權益正處在危險威脅之中,如不實行緊急避險,危險立即會轉化為現實危害,使有關的合法權益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對于尚未到來或已經過去的危險,都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否則就是避險不適時。例如,海上大風已過,已經不存在對航行的威脅,船長這時還命令把貨物扔下海去,這就是避險不適時。船長對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損害,應負刑事責任。
3、必須是不損害某種合法權益就無法避免的危險,緊急避險是別無選擇的一種選擇。
4、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行為人損害某一合法權益,必須是出于避免較大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的正當目的。
緊急避險是采取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客體是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這一點,對于區分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行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危險的情況下,如果通過損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正當防衛。如果通過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同,是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
5、必須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為有效避免危險而必須損失的合法權益的方式必須以“必要限度”為前提。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可以選擇適用,正當防衛是針對人為的危險而進行的防衛,緊急避險是針對自然的危險而采取的避險措施。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