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二)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法是調整因侵害他人財產、人身行為所產生的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侵權行為法屬于我國民法的一個部分。
(三)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侵權行為法上,將侵權責任分為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
二、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歸責原則的概念
歸責原則,是指以何種根據確認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它所解決的是侵權的民事責任之基礎問題。
(二)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的基本含義是:過錯是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不存在過錯,就當然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則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1.過錯責任原則的特征
(1)過錯責任原則是一種主觀歸責原則。過錯表現為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兩種情形。
(2)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的過錯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3)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過錯之大小對責任范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定,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只有法律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才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適用方法上,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適用方法,一是一般適用方法,即誰主張誰舉證,通常是由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進行舉證和證明,而加害人無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二是特殊適用方法,即過錯推定中舉證責任的倒置,法律推定加害人有過錯,而由加害人承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不問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上文中,為大家總結了比較常見的侵權行為的內容,包括)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以及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等五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非法行醫案件因果關系如何認定
2021-01-08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