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因主體違反法律規定屬于無效合同。但根據公平的原則,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被依法處理的,該單位的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仍應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本法針對無營業執照經營單位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特別是無營業執照經營單位被依法取締后,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無人支付問題,明確規定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被依法處理的,該單位的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由被處理的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因此,即使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被依法取締,其出資人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被依法取締的單位不能因其被取締,不存在為由,拒絕支付勞動者報酬。對被處理單位或者出資人拒絕支付的,勞動者可以其出資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勞動法第九十三條: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2003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規定,無營業執照經營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后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同時規定,“對于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于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并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于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無照經營行為的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確認合同無效的條件
2021-03-25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食品召回管理辦法解讀
2021-02-26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