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該法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一部民事基本法,《侵權責任法》的頒布對于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的承擔與分配,甚至對于今后我國《民法典》的制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侵權責任法》為人民法院審理各類侵權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目前全國各級法院都在組織法官深入學習理解《侵權責任法》。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民事法官,筆者在平時的審判工作中時常接觸到一些侵權案件,并在實際辦理侵權案件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審判方法,筆者將其稱為辦理侵權案件的“五步曲”。
第一步,明確所辦理的案件是否是侵權案件,屬于何種類型的侵權案件。民事案件類型繁多,當事人在訴狀中往往只主張權利,卻未必會區分糾紛的類型,所以應首先確定所承辦的案件是否屬于侵權案件。侵權案件按侵害客體可分為侵犯人身權利的案件和侵犯財產權利的案件,按其構成要件不同又可分為一般侵權案件和特殊侵權案件。對于不同類型的侵權案件,其法律適用依據和侵權責任承擔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步,明確歸責原則,確定被告有無責任及責任大小。歸責原則,是指損害事實已經發生,確定侵權人對自己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侵權責任法》沿襲了已有的侵權法理論,確立了三種歸責原則,即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三種歸責原則確立了三種不同的侵權責任構成和責任承擔,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明確適用哪種歸責原則,進而明確被告對侵權所造成的損害有無責任及責任的大小。
第三步,明確侵權責任的范圍。侵權責任的范圍,即行為人對因侵權行為造成損害應實際賠償的范圍?!肚謾嘭熑畏ā返谑鶙l規定,對于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該條所規定的醫療費、護理費等項就是侵權責任的范圍。相應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了造成財產損失和因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范圍。
第四步,明確侵權責任形態。所謂侵權責任形態,是指在侵權法律關系中,根據不同的侵權行為類型的要求,侵權責任在不同的當事人之間進行分配的表現形式。侵權法中的責任形態包括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補充責任等。明確侵權責任形態,有助于查明被告對于損害發生責任的大小,有助于區分各被告間責任的分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戶口寄放在親戚家輪到拆遷有分成嗎
2020-11-30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