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居關系《現代漢語詞典》解釋:
同居,(1)同在一處居住;(2)指夫妻共同生活。“同居”即男女雙方在一起持續(xù)、穩(wěn)定的共同居住。同居是一種連續(xù)的行為狀態(tài),它并不等同于共同居住。我國現行的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之間有同居的義務,這里的“居”即“住”的意思。“同居關系”即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而在一起持續(xù)、穩(wěn)定的共同居住。“同居關系”有的是以夫妻名義進行的,有的則不然。新的司法解釋取消了“非法同居”這一說法,而以“同居關系”取代。這表明現行法律不再對未辦理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的共同生活進行干涉。但這是針對男女雙方均無配偶的情況而言的,對于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婚姻法則明文禁止①。我們在這里所說的“同居關系”不包括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這種情況。我國理論界,對法律意義上的同居民事行為分為合法同居、非法同居和非婚同居②。本文著力討論非婚同居,即男女雙方均未婚同居。參照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家庭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對婚外同居的認定標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共同生活,關系相對穩(wěn)定,且共同生活的時間達到3個月以上),本文認為只要男女雙方均未婚共同生活,關系相對穩(wěn)定,且共同生活的時間達到3個月以上,就形成同居關系。
二、解除同居關系案件處理方式
歷史沿革同居現象由來已久,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解除同居關系案件在不同時期的處理的方法卻不同。根據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意見》)和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稱《解釋(一)》)以及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稱《解釋(二)》)的規(guī)定,歷來人民法院受理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案件,按以下幾種辦法處理:
1、1986年3月15日之前,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按事實婚姻關系處理;如起訴時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2、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之后,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同居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按事實婚姻關系處理;如同居時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3、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4、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5、2004年4月1日以后,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案件,因其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關系保護合法婚姻關系;因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yǎng)產生糾紛的,屬于法律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也應受理,并平等地保護子女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至于男女雙方均無配偶的同居關系,當事人如果起訴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則不予受理。以上前3種處理方法已無現實意義,第4種處理方法盡管理論上有可能發(fā)生,但當事人很少為了離婚而特意去補辦結婚登記,因此第3及第5種處理方法成為人民法院處理同居案件的主要依據。從以上我們可以知道,人民法院受理同居案件大致經歷以下處理方式:有條件的承認為事實婚姻關系,保護男女雙方作為配偶的權利義務;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一律解除,男女雙方之間的身份關系不予以保護;不再認為同居是“非法”,但同時也不再受理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的案件。
三、解除同居關系案件的處理
(一)、解除同居關系案件引發(fā)的問題同居畢竟是同居者的人生大事,特別是有關同居關系解除后再婚、二人之間關系、女方懷孕期權利的保護等問題,沒有法律可供參考,因此確有必要對解除同居案件所產生的問題提出研究。
1、與他人辦理結婚登記的問題。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尤其是偏遠山區(qū)農村,男女青年按習俗舉辦婚禮后(未辦理結婚登記)便同居生活在一起,也就算結了婚,在更換居民戶口簿等情況時,因工作人員不夠細致將同居當事人婚姻狀況欄登記為“已婚”。后他們因感情不和等原因分手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同居關系時,而人民法院自2004年4月1日不再受理此類案件,使他們感到請求解決問題無門,若要更改既無法提供離婚證又無法提供離婚判決書,從而造成與他(她)人登記結婚不必要的麻煩。
2、暴力問題同居關系的男女雙方剛開始大多數能和睦相處,但隨著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增長,雙方的性恪及缺點逐漸暴露,難免發(fā)生瞌瞌碰碰,甚至發(fā)展為“家庭暴力”,更確切地說是準家庭暴力。在一方提出解除同居關系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情況下,則不愿意的一方可能采取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方式以企圖延續(xù)同居關系。《婚姻法》規(guī)定發(fā)生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保護,而同居關系的男女雙方沒有進行結婚登記,即使他們以夫妻相處,法律也不保護這種“夫妻關系”③,受害人還不能根據《婚姻法》來請求基層組織予以保護,這無疑增加了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被擔保有哪些數額和種類
2021-03-22監(jiān)視居住手機被監(jiān)聽嗎
2021-01-31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13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