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強拆房屋的賠償標準
在違法強拆農村房屋類案件中,當事人通常對房屋的賠償標準存在爭議。原告農民一方認為,應當按照被拆房屋所在地區的商品房平均價格來確定其損失;而違法強拆的被告一方則認為,其僅僅應當按照動拆遷補償政策予以補償。
目前,法院在這方面的裁判并不統一。對于被強拆房屋的賠償金額,既有按照商品房價格確定的,也有按照動拆遷政策確定的。這種執法標準的不統一極易引發被強拆農民的相互“攀比”,從而引發新的社會矛盾。筆者認為,這一問題應當從司法和立法兩個層面來考量。
從司法層面來講,法院以動拆遷政策來確定賠償標準較為適當。我國對集體土地使用權一直實行限制流轉的政策,因此盡管事實上存在著農村房屋的流轉,但卻沒有形成規范的流轉市場。相應地,也就沒有形成有效的、可供司法機關參考的市場價格。此外,農村房屋和城市商品房由于其可流轉性以及所依附土地性質的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價值差額。被告強拆原告房屋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嚴重的侵權行為,根據侵權行為法的一般賠償規則,被告負有的僅為等額賠償義務。也就是說,除非法律作出特別的規定,被告僅有義務對原告實際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對于超出原告實際損失的部分則沒有超額賠償的義務。因此,盡管原告被強拆房屋的價格難以確定,但相同面積商品房的價格顯著超出原告被強拆房屋價格這一事實則是勿庸置疑的。法院以相同面積商品房計算賠償金額,則勢必違背等額賠償原則。侵權行為法所要實現的目的,就是使受害人的利益恢復到未發生侵權行為時的狀態。假設被告沒有操之過急,而是在具備了拆遷條件后再依法拆除原告房屋,則其對原告的補償也是依據拆遷補償政策確定的。因此,雖然嚴格來講,被告的行為并不屬于拆遷政策中所說的“拆遷”,但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法院套用拆遷政策的標準計算原告的損失是適當的。
雖然這一處理結果從司法層面來講無可爭議,但其效果卻并不理想:無論被告是否取得了拆遷許可證、無論被告是否與原告進行了充分的協商,最終的結果都是按照拆遷補償政策進行賠償。拆遷補償政策所確定的補償標準,是以拆遷人依法進行拆遷為前提條件的,因而補償的金額明顯低于依據普通侵權行為所計算的賠償金額?,F行法律的規定,使得侵權人得以拆遷之名行侵權之實。這事實上是對被告侵權行為的一種縱容。長此以往,拆遷人將漠視拆遷法規以及拆遷政策當中所設定的程序性規定,被強拆人的利益也就無法得到保障。
立法者將絕大多數的熱情都投入到了城市房屋的拆遷立法當中,而忽視了農民權益的維護,致使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往往無法可依。針對農村房屋拆遷活動令人堪憂的立法狀況,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解決:
第一,懲罰性賠償制度。懲罰性賠償在我國是法律規定的特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一加一”賠償制度。事實上,與消費領域的消費欺詐相比,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行為人更應當受到懲罰性賠償的制裁,農民因房屋被強拆所遭受的損失遠大于消費者因經營者缺斤短兩所遭受的損失,而前者所產生的不良社會影響也遠大于后者。本著“舉輕以明重”的基本法理,實有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之必要。如果嚴守等額賠償原則,則無論侵權人的主觀惡意如何,都將一律按照房屋拆遷政策確定賠償標準,這明顯不利于遏制侵權人違法拆除農村房屋的勢頭。要有效地保護農民的產權,就必須使侵權人付出更大的成本。
第二,精神損害賠償?!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筆者認為,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行為完全應當受到本條的規范。與司法實踐當中常有所聞的被遺失或損壞的老照片底片或者結婚錄像光盤等相比,農村房屋的份量當然要重的多。侵權人的行為不僅僅使得房屋本身被完全摧毀,還使得房屋內其他物品的損失無法確定,這其中不乏“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從主觀上來講,因過失丟失底片與光盤的被告顯然沒有故意強拆農村房屋的被告惡性深;從實際后果來講,房屋被強行夷為平地顯然會給原告帶來更大的精神痛苦。雖然從法律條文上來講,被強拆農民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是有依據的。但在司法實踐當中,農民提出這一訴請的則少有所聞。筆者認為,立法者應當首先就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予以進一步明確,然后由法官在個案審理當中向農民釋明。
第三,刑事責任。少數開發商為了盡早完成拆遷以實現其商業利潤,在拆遷過程中無所不用其極,法律所設定的先補償后拆遷、無法達成補償協議提請行政機關裁決、對裁決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拆遷流程對他們來講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約束。筆者認為,在行為人敢于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情形下,有必要引入刑法予以規制。“在沒有達成協議或者違背被拆遷人意愿的情況下,拆遷公司接受拆遷人的委托強制拆除房屋的,是一種犯罪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5條明確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違法強拆農村房屋類案件當中,被告行為的違法性和主觀上的故意都是非常明顯的。同時,由于此種犯罪的起刑點只有數千元,因而此類案件當中農村房屋的價格基本上都能夠超過起刑點。侵權人完全符合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農村在拆遷房屋的時候一般應當根據相應的規定支付給被被拆遷者一定的拆遷補償費,拆遷補償費的支付形式有很多,可以是支付賠償金的方式。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混同怎么辦
2021-01-04簽訂勞動合同生效
2020-11-20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