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合同成立時間
電子合同成立時間是指電子合同開始對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時間。在一般情況下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是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一般認為收件人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即為到達生效的時間。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第15條和我國的《合同法》第16條的規定基本相同。如收件人為接收數據電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統,該數據系統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收到時間。如收件人沒有指定某一特定信息系統的,則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對于什么是“進入”,一項數據電文進入某一信息系統,其時間應是在該信息系統內可投入處理的時間,而不管收件人是否檢查或者是否閱讀傳送的信息內容。認定發送和接收電子合同的時間對于判斷交易成立和生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合同法》對此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規定。根據《合同法》和民事法律關系基本原理和電子合同的實際情況,認定發送和接收電子通訊時間的默認規則為,在雙方沒有相反約定的情況下,某個電子信息進入某個輸送人無法控制的信息系統就視為該信息已經被發送,如果信息先后進入了多個信息系統,則信息發送的時間以最先進入其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器,在發送到接收人的計算機系統,那么該信息被發送的時間就是先進入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器的時間。在判斷信息接收時間方面,如果電子信息的接收人指定了一個信息接收系統,則電子信息進入該系統的時間即為信息接收的時間。
2.電子合同的成立地點
電子合同的成立地點是指電子合同成立的地方。確定電子合同成立的地點涉及到發生合同糾紛后由那地、那級法院管轄及其適用法律問題。
我國《合同法》第34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采用電子意思表示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要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要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我國立法對電子意思表示采取的是“到達主義”,所以規定以收到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其原因是考慮到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特殊性問題。
我國《合同法》第34條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因為電子交易中收件人接收或者檢索數據電文的信息系統經常與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轄區內,上述規定確保了收件人與視為收件地點的所在地有著某種合理的聯系,可以說我國《合同法》這一規定充分考慮了電子商務不同于普遍交易的特殊性。
總之,電子合同成立時間與地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您的合法權益。為了更好地幫您解決電子合同成立時間與地點問題,防止陷入法律誤區,您可以通過律師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使您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辦學校的股權可以出質押嗎
2020-11-28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