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拆遷訴訟裁決不服的可以進行行政訴訟嗎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對已生效的裁決或判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二、拆遷裁決行政訴訟的應訴技巧
(一)該類行政訴訟審查的對象僅限于裁決這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并不包括裁決內容的合理性。
筆者在代理案件時,常發現許多律師同仁為被拆遷戶挺身而出之后,代理的重點卻放在大聲譴責開發商補償對價之低,痛陳被拆遷戶生活之艱難,進而得出裁決結論不公正不合理,要求法院撤銷或糾正等等。孰不知,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之規定,除“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判決變更”外,其他行政案件法院只進行合法性審查,即審查判斷其合法或違法,而不審查判決其合理與否、公正與否。因此,明確法院審查案件的范圍,是法官及代理人首先應注意的問題。
(二)“合法性”審查的范圍,按行政訴訟庭審的程序,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受理裁決是否屬于被訴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裁決是否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即證據;裁決程序是否合法;裁決適用法律、法規是否得當。
1、職權范圍:根據被拆遷房屋所占土地性質的不同,即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拆遷裁決機關應分別是房管局、國土資源局。因此,如果在審判時發現裁決機關錯誤的,應直接判決裁決行為違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審查能被訴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時,還應注意一個行政機關的級別管轄權限。以杭州為例:根據杭州市政府制訂發布的《杭州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裁決辦法》的規定,裁決機關應為“市土管局”,即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實踐中,經常發現有市轄區的土管局越權進行裁決的,筆者以為此類越權行為同樣應判定違法。
2、事實依據:該塊內容為審查重點,本文將在下面單獨作展開論述。
3、裁決程序:裁決程序主要審查是裁決機關是否依法召開協調會議、是否依法送達了會議通知、裁決下達時間是否在法定期限之內這幾個方面。其中,對裁決下達時間超過了法定期限的(以杭州為例:依《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調解裁決工作程序》和《杭州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裁決辦法》,在本市范圍內的拆遷裁決,無論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裁決均應在受理后一個月內作出),實踐中有的法院以此為認定為程序違法,有的僅認定為程序“瑕疵”,但不違法、不撤銷。筆者碰到一個比較荒唐的案例是:根據被訴行政機關(即被告)自己提供的證據表明,裁決機關召開協調會議了,但此時竟然還沒有受理裁決申請。最終,法院無奈只能判決程序違法。
4、適用法律、法規:行政訴訟不同于民商事訴訟的一個特點是,其適用或參照的法律規范比較廣泛。按規范性質分類,實體規范主要應審查:國有土地的,審查適用國務院、各省以及市縣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或〈實施細則〉是否全面,是否有遺漏,而影響被拆遷戶的合法權利的;集體土地的,鑒于國務院、省都沒有相應的條例,只能對照各市縣自行制訂的“征用集體土地房屋”的相關規章,審查適用時是否有遺漏。筆者在省內各市縣辦理拆遷案件的實踐中,經常碰到的情況是,裁決結論有意或無意地違背了《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第34條之規定,“凡拆遷人進行住宅建設的,應予原地段回遷”,剝奪被拆遷戶要求原地回遷的權利。
只有上述四方面全部符合要求,即符合有權裁決、主要證據充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準確的,才應認定“裁決合法”,予以維持。
不符合有權裁決的,或主要證據缺乏的,或適用法律嚴重不當的(嚴重不當一般應指其適用后果造成了當事人實體權利的重大影響)或程序嚴重違法的(嚴重與否,應對照《行政許可法》所規定的作出一般行政行為的程序要求,其中剝奪當事人申辯權、聽證權、救濟權的,應認定為嚴重違法。
其他程序違法的,只能酌情認定為嚴重違法或一般違法)均應認定“裁決違法”并依訴訟請求撤銷;符合有權裁決且主要證據充分,僅程序有瑕疵或適用法律不準確的,應酌情認定為“裁決違法”并予以維持。
(三)裁決合法必備的主要事實依據
仍以杭州為例:鑒于《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調解裁決工作程序》和《杭州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裁決辦法》兩者規定的事實依據基本相同,下面具體論述。
根據《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裁決辦法》第六條之規定,“申請人為拆遷人的,應當提供以下證據和資料:(一)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二)被拆遷房屋合法有效的權屬證明或租賃關系證明;(三)被拆遷房屋的估價報告;(四)被拆遷房屋的拆遷安置方案”等六個要件。
1、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該證據是拆遷進行的合法基礎。審查許可證,應著重審查:①有無拆遷許可證;②拆遷許可證范圍是否涵蓋被拆遷戶住房;③拆遷許可證是否已過期失效,是否存在延長期限的情況;④拆遷許可證是否經公告(未經公告的無效,特別在延期的情況下,實踐中常有未公告的情況發生。)
2、權屬證明,應審查權限是屬正確,有無遺漏共有權人。
3、估價報告,這也是審查的重點。應審查:1、估價報告有無;2、估價報告適用的補償標準是否恰當;3、估價報告作為中介性質的專家意見,事先有無征求被拆遷戶意見、評估時有無實地上門查看、事后有無送達當事人并告知提出異議的方式和途徑;4、估價機構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是否保持獨立性、中立性。
4、拆遷安置方案,著重應審查:1、該方案有無經拆遷主管部門備案許可;2、該方案所安置之用房,拆遷人是否有所有權或處置權;3、該方案是否顯而易見地不可行(比如安置之房產未經綜合驗收,無法投入使用;或安置之房產因未足額交納土地轉讓費用,無法辦理產權證)。
(四)裁決案件的訴訟時效
以筆者之經驗教訓,受理該類案件的委托時,首先要考慮的倒不是上述辦案思路與細節,反而是訴訟流程的第一關,即案件能否被法院受理。而實踐中,法院拒絕受理該類案件,主要的理由集中在“超出了訴訟時效”。為此,律師同仁在受案之時即應應認真審查訴訟時效問題。筆者將該類案件的三種不同時效情況及相應規定分述如下:
第一種情形:對于裁決書送達給當事人并告知了救濟途徑與方式(即訴訟權利)的,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種情形:對于裁決書未送達的,但當事人知道裁決事實及內容的(指裁決書正文內容);或裁決書雖送達,但裁決書上未載明或未通過其他方式告知不服裁決的救濟途徑和方式的,均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p>
第三種情形:而對于裁決的事實根據不知情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p>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裁決書是否已送達的舉證責任在于被訴行政機關,所以法院在審查立案時不應要求原告方出具送達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制訂頒布,意味著我國又向法治社會邁進了一大步。《物權法》的突出意義即在于對公民合法物權的保護,而房地產無疑是物權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之下,我們律師同仁代表被拆遷戶辦理相關拆遷裁決案件,既是在為個案維權,同時也是在以自己的行動促進司法的規范化、促進法治社會的早日實現。而筆者的上述一點淺見,或可供各位同仁、專家略作參考。
綜上,我們知道當事人對拆遷訴訟裁決不服的,可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F在您知道關于對拆遷訴訟裁決不服的是否可以進行行政訴訟吧。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歡迎您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吸毒會被采取強制措施嗎
2021-01-19公司稅負怎么算的
2021-02-16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