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除非是具有任意解除權的合同,否則一般的合同都不能反悔,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的。
(一)特殊法定解除之一:雙方享有任意解除權的情形
下列二類合同,“雙方當事人”都享有任意解除權:①委托合同。②不定期租賃合同。
不定期租賃合同有三種情形:
(a)租賃期限6個月以上的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法》第215條);
(b)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合同法》第232條);
(c)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繼續使用租賃物,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合同法》第236條)。所謂“任意解除權”,即不以違約行為、不可抗力為成立條件的法定解除權。不過,如果行使任意解除權給對方造成了損失,解除權人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
(二)特殊法定解除之二:特定一方享有任意解除權
下列合同,合同的“特定一方”當事人享有“任意解除權”或者“任意變更權”,因行使任意解除權或者任意變更權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①加工承攬合同的定作人。
②貨運合同的托運人(在貨交收貨人之前)。
③保管合同中,寄存人享有任意解除權;沒有約定保管期限的保管合同,保管人也享有任意解除權。④保險合同的投保人(《保險法》第15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簽訂了合同,但是不執行的話,一般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雙方在合同中規定的違約責任的,那么就應該按照合同中的規定進行承擔,在對方違約之后我們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利。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加盟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13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保全押金怎么退
2021-02-24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