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合同法》于2020.12.31失效)
當產生爭議時,可以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那么要滿足相關條件才可以中止履行,否則在未滿足條件的情況下中止履行將會產生違約責任。合同的中止履行是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應該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另一方不能履行義務時,為了避免損失而暫時停止履行自己義務的法律行為。當事人合同履行中有爭議的情況如果滿足下列情形是可以中止履行的: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十條 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第七十一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二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合同履行中有爭議的情況下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中止合同的,這個在法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