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合同法》于2020.12.31失效)
當產生爭議時,可以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那么要滿足相關條件才可以中止履行,否則在未滿足條件的情況下中止履行將會產生違約責任。合同的中止履行是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應該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另一方不能履行義務時,為了避免損失而暫時停止履行自己義務的法律行為。當事人合同履行中有爭議的情況如果滿足下列情形是可以中止履行的: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十條 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第七十一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二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合同履行中有爭議的情況下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中止合同的,這個在法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