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犯罪具有哪三大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我國《刑法》之所以將某種行為規定為犯罪,是因為該行為危害了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具有社會危害性。如果某種行為根本不可能給社會造成危害,就不可能構成犯罪,更不可能加以懲罰。如果某種行為雖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是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能認為是犯罪。因此,沒有社會危害性,就沒有犯罪,社會危害性沒有達到相當程度,也不構成犯罪。
(2)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現,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但并非危害社會的行為都是犯罪,只有為刑法所禁止,并具有刑法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即達到了一定嚴重程度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其他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如民事、經濟和行政的違法行為,只能適用有關法律加以調整,而不能適用刑法,認定為犯罪。
(3)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犯罪行為同其他違法行為一樣,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對于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來說,則要承擔刑罰處罰的法律后果。應受刑罰處罰也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一個行為不應受刑罰處罰,就意味著不是犯罪。
二、犯罪構成是怎么樣規定的?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犯罪行為在我們國家必須是需要有一定的構成,要件符合我們國家法律當中的規定才能夠構成犯罪行為的,比如說犯罪必須要具有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否則是沒有辦法受到處罰的。
信用卡逾期不還構成犯罪嗎
犯罪人委托辯護人的時間是多久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確定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如何進行審查
2020-11-15買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5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婚內獲得的拆遷補助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3-03房屋拆遷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拿到補償嗎
2021-01-14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