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實務中可能遇到公司因為某些原因而需要將某些員工辭退的行為,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公司需要辭退員工,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以免造成勞動者的損失。那么代通知金繳納個稅該如何繳納?下面小編將為您詳細介紹。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代通知金是否要繳納個稅?如何繳? 首先確定代通知的性質,是工資還是經濟補償的范疇。 然后,根據不同的性質確定個稅的繳納方法。 本人覺得代通知金應該是經濟補償的的范疇。因為它是替代一個月的提前通知而支付的,不具有提供勞動給付報酬的工資的特點,更具補償的性質。而且也只有在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才會支付。對勞動者而言,也是再次求職期間的生活保障費用。因此,應屬于經濟補償的范疇。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繳納個稅呢?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和《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 的規定,要繳納稅。但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采取按月均分的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在以上文章的內容當中,小編主要為您介紹了什么是代通知金,代通知金繳納個稅該如何繳納,代通知金的法律依據等問題。由此可知,代通知金的性質實際上和勞動者的勞動工薪是沒有區別的,所以還是應該按照工資個人所得稅的標準來繳納。
自動離職不發工資怎么辦
最新個人工資證明范本
最新工資支付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