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訴訟時效的限制
對方行為違約,你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讓對方承擔違約責任。訴訟時效為三年,如果合同期滿后再去起訴,繼續履行不太現實,只可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或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換言之,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有二個前提條件,就是“權利人的權利要受到侵害”且權利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權利被侵害”。如果權利人的權利尚未遭受侵害,或者權利雖已遭受侵害,但權利人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那么,就不存在需要計算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
二、合同繼續履行的條件
合同的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強制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基于非違約方的履行請求,法院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繼續履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合同恢復到在正常履行條件下,非違約方能夠達到的利益狀態,是一種重要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判決合同繼續履行應具備如下條件:
1、存在違約行為
2、必須有守約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行為,即必須是基于債權人的履行請求權的行使
3、必須是違約方能夠繼續履行合同。應當說除了不能繼續履行的合同,其他的合同都能夠繼續履行
三、繼續履行和損害賠償的適用
繼續履行和損害賠償是兩種重要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關于二者在違約責任承擔中的具體適用,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有所不同。大陸法系以合同的繼續履行為主,以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為輔,而英美法系以損害賠償為基本的救濟方式,繼續履行為衡平法上的救濟方式,只有在損害賠償不充分不公平時才適用。產生這種區別的重要根源在于二大法系不同的契約理念。大陸法系基于道德的觀念,認為:諾言、協議必須遵守,否則,國家和法律將強迫你履行。英美法系則認為:問題不在于諾言應被強制遵守,而在于對諾言加以認真考慮的承諾人在契約違反后不受損害,因此,損害賠償幾乎在所有的案件中都是一種合理的補救方法。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對方違約的話,對方是可以起訴對方的,訴訟時效為三年,過了訴訟時效就不可以再上訴了,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