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予批準逮捕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情形主要是指沒有犯罪事實或者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依法不應該追究刑事責任的不逮捕,包括:
1、不可抗力行為造成損失;
2、行為人不滿十四周歲;
3、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4、犯罪已過追訴時效的;
5、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第二種情形是指對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不逮捕,包括:
1、證據所證明的事實不構成犯罪的;
2、僅有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無其他證據印證的;
3、證明有無犯罪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重大矛盾且難以排除的等9種情形。
第三種情形是指雖然有犯罪但是沒有逮捕必要的,包括: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偶犯等七種情形。
逮捕人犯,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要求逮捕人犯時,必須報請人民檢察院批準。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不應逮捕的,依法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立即將被拘留者釋放。如公安機關對不批準逮捕決定持有異議,可以要求復議,意見不被接受時還可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判決是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后果而定的,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犯罪事實輕微的,并不構成刑事責任的情況,那么顯然是可以不予批捕處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