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后又過失犯罪的能判緩刑嗎?
犯罪分子故意犯罪被處罰的,之后過失犯罪屬于累犯,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累犯和一般犯罪人有所不同,它是在犯罪已經被判處刑罰后的再次犯罪,表明犯罪人具有較為嚴重的人身危險性。累犯在客觀上表現為再次犯罪,具有再犯罪的事實。犯罪人如果沒有再次犯罪,就無累犯可言。因此,再次犯罪是累犯構成的事實前提。累犯雖然是再次犯罪,在一般情況下,它和再犯還是有所不同的。
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二、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區別有哪些?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綜上所述,從犯罪的主觀方面看,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如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后又過失犯罪,屬于累犯,根據緩刑的適用條件及情形,這種情況法院是不會判緩刑的,對過失犯罪構成的新罪,法院會根據對應的罪名適當從輕處罰。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單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