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債權過訴訟時效怎么辦
主債權過訴訟時效后,附屬其的擔保如何處理,我國《擔保法》未明確規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條第二款對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后物的擔保的處理,僅有間接規定。該條款規定:“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對該規定作反面理解,如擔保權人在二年后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不予支持。
對保證擔保在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后作何處理,《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5條僅規定:“保證人對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對主債權人在其債權訴訟時效已過的情況下,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能否依第35條規定提出抗辯,未明確規定。鑒于前述情況,筆者試結合一案例,就此問題淺作探討。
二、過訴訟時效主債權的擔保如何處理
如果主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未依法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將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如果保證合同訴訟時效未發生中斷,保證債權將不再受法律保護。前述情形無需再討論。此處要討論的保證債權,應是未過訴訟時效。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4條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依該規定,一般保證的主債權人必須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否則,既使以其他方式主張權利并使主債權訴訟時效中斷的,保證人也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如果主債權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后又撤訴(申請)的,由于無生效判決或者仲裁裁決,因而也不適用于《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4條之規定。
在有生效判決或者仲裁裁決后,主債權依法開始計算申請執行期限或者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同時,保證合同訴訟時效也開始計算。如果裁決需要執行但債權人未在法定期限申請強制執行的,通說認為債權人不能就已訴事實再提起訴訟,筆者認為,其實質為法律不再保護債權人之債權。這與主債權過訴訟時效的后果是相同的,但該種情況下,不發生債務人重新確認債務之情形。因此,只有對主債權(務)的裁決生效后,才有可能出現主債權訴訟時效已超過需要探討附屬其的一般保證之處理問題。
對連帶責任保證合同,其訴訟時效從債權人在保證期間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債權人要求(主張)的方式無特別規定。與一般保證不同,連帶責任保證所擔保主債權的訴訟時效已超過之情形,可出現在履行期限屆滿后的兩年。
不論一般保證還是連帶責任保證,如果未超過訴訟時效,則表明債權人已向保證人主張權利,或保證人已同意履行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3條第二款規定:“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者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可以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表述上分析,該規定中的“權利”,應為主債權。
由此可知,主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主債權訴訟時效也應發生中斷。《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對主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而引起保證債權訴訟時效中斷的,是否會引起主債權訴訟時效中斷,未作規定。因此,對該問題的處理應適用《民法通則》司法解釋第173條第二款之規定。從這個意義上說,保證債權訴訟時效未超過的,主債權訴訟時效也應未超過,不存在主債權訴訟時效已過而附屬其的保證債權訴訟時效未超過之情形。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相信您看了小編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已經清楚了解了要如何處理過訴訟時效的主債權了吧。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稅負怎么算的
2021-02-16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多少天產假
2020-11-19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