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注意義務內容是什么?
1、過失犯罪的注意義務的內容,法律一般并不直接規定。在意義上,過失犯罪的注意義務分為兩種
(1)預見義務;
(2)結果避免義務。
2、分別與兩種過失犯罪相對應:疏忽大意的過失與過于自信的過失,前者又被稱為無認識的過失,后者又被稱為有認識的過失。對于過失犯罪,都是結果犯,沒有危害結果即無過失犯罪,所以,判定過失犯罪成立的關鍵即在于其主觀有無刑法意義上的過失,即有了危害結果,但如果缺少主觀過失、缺少犯罪主觀構成要件,即不成立過失犯罪。對這一問題的考察必然要用到實質解釋的方法,因為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
3、有無過失即有無注意義務,要從法律、合同、經驗等方面判斷,最后的標準就是普通人的注意義務標準,刑法不要求人是神,同時這也要求法官要具備良好的評判修養。
4、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是過失犯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規定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是過失犯罪。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處罰方面
三、過失犯罪的定罪
1、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是過失犯罪
綜上所述,過失犯罪分為過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當事人應當預見危害結果沒有預見或者由于過分自信而沒有避免危害結果的行為,過失犯罪情節較輕的,應當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過失犯罪造成1人死亡的,應當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買賣中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的合同糾紛
2020-12-17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怎么收集醫療糾紛證據
2021-02-23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