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同通常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但無效合同因原約定的履行期限無效而致使訴訟時效的起算在實踐中存在很大爭議。對此,主要有四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因為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就應當知道合同違反了法律規定,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第二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該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該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權利人并不知道合同無效和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第三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該合同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第四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權利人起訴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
筆者認為,上述第三種觀點較為合理。就第一種觀點而言,雖然法律對民事主體實施民事行為的成立條件有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知道這些規定,但實際上只有當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權利人才能認為權利受到侵害;如果以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雖然可以推定合同當事人應當知道合同違法而無效,從而推定權利人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但對合同履行期間長于訴訟時效期間的權利人來說,其合法權利將失去法律的保護,這對權利人顯然不公平。就第二種觀點而言,在合同雙方發生糾紛、提請仲裁或審判確認合同無效之前,該合同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一個不確定之日,這會出現合同不受時間限制地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訴訟,這顯然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精神不符。第四種觀點其實十分荒謬,起訴是訴訟實效中斷的事由,如果把起訴作為訴訟時效的開始,就會陷入訴訟時效在開始的同時又中斷的怪圈,何況起訴時再計算訴訟時效,實際上已無意義。而就第三種觀點而言,它的合理之處就在于,雖然原約定的履行期限無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具有約束力,但以該時間點來判斷債權人在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從而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對合同雙方來說,都較為合理與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如何舉報不良村干部
2021-03-15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