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會承包經營的風險有哪些?
1.公司營業權不能獨立轉讓是內部承包經營風險存在的直接原因。
承包股東向發包公司交付一定數額的承包費后,發包公司將公司的經營權承包給承包股東,使承包股東在承包期間享有公司的經營權利。但并不是將發包公司的經營在一定期限內轉讓給了承包股東,而是承包股東在一定范圍內有行使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權利,所以,承包股東并非真正享有經營、管理權。由于企業經營上活動包括企業構成部分、組織與顧客、商品、勞務,及與資金供應者的關系等,經常變動,其客體難以量化,欠缺權利所應具的社會典型公開性,尤其是歸屬及排他的功能。因此,在公司內部承包經營過程中,公司經營權中哪一部分完全由承包股東行使?哪一部分完全由發包公司行使?并不能做出明確的劃分。那么,必然導致在經營權在行使過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權利的行使人不明確,自然地,產生的相責任人也變得模糊不清,為此,大大增加了發包公司與承包股東之間利益風險。而且,一旦公司經營權在雙方“犬牙交錯”的行使過程中發生“交戰”,利益風險將隨時發生。
2.利益之爭是公司內部承包經營風險存在的根本原因。
公司作為公司各方參與人利益博弈的平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各方參與人參與公司活動的本質愿望。然而,公司分配的公司利益是有限的,甚至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為防止公司參與人不當轉嫁自己應承擔的風險,法律設立了多種法律制度,使公司參與人公平分享利益,平等承擔風險。但這些法律制度畢竟是一種制度上的安排,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并非公司的實然狀態,其間還不可能杜絕道德風險。公司內部承包在不改變公司法人獨立性的情況下,不但要面臨公司股東之間、公司與代理人之間、公司內部人與外部人之間的利益沖突,還要面臨承包股東與發包公司之間、承包股東與其他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誠然,公司在發包給股東承包前,雙方對各種風險和利益都作了一定的評估。但是,若實際承包經營中所產生的風險或利益遠遠地超過先前的評估,完全突破了各方“心理底線”時,由于此種經營模式缺乏制度上的保障,那么,利益之爭的戰斗隨時都可能爆發。這就是為什么在經營效益超出尋常豐厚和業績一敗涂地的內部承包公司中,發包公司與承包股東之間最容易“交火”的根本原因。
3.潛在風險是公司內部承包經營風險中最為復雜的原因。
承包股東在按約定的發包公司交付一定的承包費后,承包經營管理期間公司發生的風險將由承包股東一人承擔。在承包股東承包經營前,發包公司已進行了大量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行為,因此,不可避免遺留下一些隱患。當這些隱患與承包股東承包經營行為相結合而暴發時,責任將如何劃分?
承包股東在承包經營期間,掌握著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必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權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公司資源。如,人事變動;資產處置;技術資料的掌握等,雖然這些活動在表面上不會給承包公司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但是,若承包股東在承包經營期間采用“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經營方式,自己牟取暴利后,將一個“皮囊”交還給發包公司。然后用“腳投票”的方式悄然離去,將因此而產生的風險全部留給發包公司。
因此,由于公司對各種“潛在危險因素”缺乏“自我免疫力”,而承包經營又具有一定期限,使得公司在經營中的各種潛在的風險在發包公司與承包人之間“流動”,極大地增加了公司內部承包的風險。
4.公司內部承包經營合同的效力認定是引起法律風險的原因。
對公司內部承包合同的效力,目前主要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
一是無效說。該觀點認為,將公司以承包合同發包給股東承包經營,實質上是以承包經營的方式代替董事會親自經營管理公司,該行為違反了《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關于董事會職責的具體規定,違反了《公司法》關于公司治理機構設置及其職權的規定。因此,對承包合同應認定無效。
二是有效說。該觀點認為,公司承包經營合同符合《公司法》鼓勵公司自治的立法理念。尊重商人和公司的首創精神是培育公司競爭力的關鍵。根據公司法自治的思想,在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情況下,任何公司均可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經營模式。只要發包公司與承包人達成了意思表示真實的承包經營合同,而且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均屬有效的契約行為。作為公司或者營業的一種經營方式,承包經營既適用于傳統企業(如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也適用于現代公司。
三是區別說。原則上公司承包合同是有效的,因為公司承包屬于企業承包的一種,法律允許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自然亦應允許公司承包經營,至少目前尚無任何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盡管承包經營不可避免地要將原本應由股東會、董事會行使的部分權利交給承包人行使,但在法律上可以視為股東會、董事會對承包人的概括性授權。因此,公司承包經營原則上不應認定無效。
盡管公司內部承包合同有效說已成為一種共識,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加上裁判水平的不一,為裁判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空間,使承包合同極易產生法律風險。
綜合上面所說的,股東會可以對公司的經營權進行承包的,但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而且承包經營會引起的風險也會很多,因此,為了盡量的避免一定要幾方簽訂好協議,盡可能的用法律來解決所有的風險,這樣的經營模式才會更加的持久。
公司法召開臨時股東會有什么規定?
有限公司合并的股東會決議范本
經營范圍變更股東會決議有必要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在轉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0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