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致人重傷的怎么判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九十五條本法所稱重傷,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
(一)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二)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三)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權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其客體為身體即自然人的軀體,包括四肢、五官及毛發、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構成肢體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亦應屬于身體,但可以自由裝卸的則不屬于身體。
二、犯罪事實認定情況
1、過失致人重傷與意外事件致人重傷的區別
關鍵在于行為人對他人重傷的結果是否能夠預見、應否預見。這需要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行為當時的情況來考察。
2、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在司法實踐中,有人往往將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定為過失傷害致死,尤其是對于因過失當場致人重傷,但由于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案件,更容易被認定為“過失重傷(致死)罪”。我們認為這種做法不僅于法無據,而且也不符合犯罪構成原理。“過失傷害致人死亡”,實質上就是過失致人死亡罪,無非是在這種案件中,行為人對他人重傷、死亡的結果都是存在過失。過失致人重傷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在于過失行為最終引起的結果是重傷還是死亡。是重傷的定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死亡的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3、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如果行為人以輕傷為故意,而過失地導致了他人重傷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而不應以過失致人重傷罪對行為人定性。
以上就是過失犯罪致人重傷的情況下,所需要判決的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而定,特別是對于過失犯罪的認定上,是需要相關條件的,如果構成了故意傷害或者犯罪的,則需要從嚴處罰。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