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過失犯罪有形態嗎?
犯罪過失也有犯罪形態,犯罪形態分成以下兩種: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1、疏忽大意過失的定義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2、它的兩個特點:
(1)行為人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應當預見,即有預見的義務。法律只對有可能預見的人提出預見的義務。
(2)行為人因就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
1、過于自信過失的定義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2、它的兩個特點:
(1)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對危害結果的預見,包括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危害結果。
(2)行為人輕信自己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過失犯罪的犯罪形態跟故意犯罪的犯罪形態是不一樣的,但不論是疏忽大意或者說是過于自信,對于造成的危害結果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所期望的。甚至出現這樣的局面也已經超出了犯罪嫌疑人的預料,但即便是不小心犯罪的,也一樣得承擔法律責任。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必須經過備案才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6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