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誘民入罪者承擔刑事責任嗎?
誘民入罪者如果造成了刑法規(guī)定的過錯或者故意的情況那么就可以認定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1、主觀上有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過錯,故意或者過失。
2、客觀上有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
3、主體要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4、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不存在法定不追究責任的情況:如訴訟時效以及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哪些情況可以不負刑事責任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的規(guī)定,不滿14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一般地說,不滿14周歲的人尚處于幼年時期,還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即不具備責任能力。因此法律規(guī)定,對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概不追究刑事責任;但必要時可依法責令其家長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也可視需要對接近14周歲,如12~13周歲的人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刑事責任是實施犯罪行為的法律后果,又是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成為承擔刑事責任的主體。我國刑法規(guī)定,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年齡界限是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即凡年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guī)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guī)定,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的。在我國,已滿16周歲的人,一般都經過一定教育,其體力、智力已相當發(fā)展,并具備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所謂年滿16周歲,是指實足年齡達到16周歲,即必須是過了16周歲生日的第二天以后,才能認為是年滿16 周歲。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地方習慣用“虛歲”的計算方法,不能適用于刑法上所說的年齡。
對于未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負刑事責任的。但是,考慮到有些犯罪社會危害性很大,如殺人、搶劫、強奸、爆炸等,后果很嚴重,這些嚴重的犯罪行為對于接近16周歲的未成年人來說,其是非觀念和道德標準已經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了有效地維護社會治安,也是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未成年人的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我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不是實施了刑法規(guī)定的任何犯罪都負刑事責任,而是實施了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上述嚴重犯罪,才負刑事責任,即有條件地負刑事責任。刑法這樣規(guī)定,是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并結合未成年人的智力發(fā)育情況做出的。已滿14 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由于年齡尚小,智力發(fā)育尚不夠完善,缺乏社會知識,還不具有完全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他們負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受他們刑事責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們對一切犯罪都負刑事責任,同時,他們對社會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是非標準和道德準則,是應當知道,并且對此應當具有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我國刑法規(guī)定這個年齡段的人犯上述幾種容易識別的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如果造成了刑法規(guī)定的過錯或者故意的情況那么就可以認定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只要滿足了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條件,都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而未成年人如果是犯比較容易識別的嚴重犯罪也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未成年多大負刑事責任?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qū)別,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能離婚嗎,家庭暴力怎么離婚?
2021-02-13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定
2021-01-27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jiān)護人嗎
2021-02-03民事執(zhí)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云浮云城區(qū)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17拆遷契稅有哪些征稅的依據(jù)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