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防控期間造謠判刑嗎?
疫情防控期間造謠判刑,根據法律規(guī)定疫情造謠最高判7年有期徒刑,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行政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guī)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fā)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fā)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突發(fā)事件應對法》
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編造并傳播有關突發(fā)事件事態(tài)發(fā)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fā)事件事態(tài)發(fā)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暫停其業(yè)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zhí)業(yè)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規(guī)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一旦社會秩序遭受到破壞的時候,國家就會利用刑法等武器來進行處罰,比如說現在這種疫情的防控期間,如果有人對于疫情相關信息進行造謠的話,那么最高是可以判處到今年有期徒刑的,這是屬于刑法武器處罰。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搶奪用于防控疫情的物資怎么量刑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誰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10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qū)別在哪兒
2021-03-20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xù)
2020-12-2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