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基于農民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而產生,為所有權單位的社區成員平等享有的法定權利。非經農民集體同意,社區以外成員不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例如,《土地承包法》第15條規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農村集體土地是否無償使用、農村土地承包費的性質是什么?有人認為,我國農村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的勞動成果“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自己的”就是農村集體土地有償使用的一種形式。我們認為該觀點沒有法律依據,本社區的農民作為土地的主人使用自己的土地是沒有理由交納地租的。我們同樣可以將此界定為社區公共職能費用。例外的情況是,將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即通常意義上的對外發包。我們認為該承包項下收取的承包金具有土地使用費的性質,應屬于集體土地所有權人的收益。村委會等發包人作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者無權擅自處分該承包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囑公證需要繳納多少費用,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3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國有土地出讓土地增值稅怎么算
2020-12-26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拆遷兩年以上的農民算不算城鎮居民
2021-03-04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房屋拆遷過渡費補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