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集資詐騙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單位集資詐騙罪司法解釋是根據《決定》第八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構成集資詐騙罪。
“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權機關批準,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行為人實施《決定》第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寨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l.ZI 法[2001]8號)
二、關于金融詐騙罪
金融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金融詐騙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帳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
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集資詐騙它是分為個人進行的,還有單位進行的,所以說是有可能由組織來構成集資詐騙,只不過說其中是有一個首要分子,他需要承擔所有的主要的責任,而且國家的司法解釋當中,對于這樣的一種詐騙行為和具體的量刑規定也有著說明。
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集資詐騙不知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集資詐騙罪的最高刑判刑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堆放砂石引發交通事故要賠償起訴狀
2021-01-09金融消費的定義,什么是金融消費者
2021-02-18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