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法院辦案要求當事人出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一)辦案流程
一個案件在審理、執行過程中,一般應經過立案、繳費、送達、審判、執行、結案等程序。為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人民法院辦案工作實行立審分立、審執分立、審監分立、立執分立的原則。
1、立案,人民法院的立案主要是對刑事一審自訴案、民事、行政一審案件和執行案件的自訴狀、起訴狀、申請執行書,進行審查,確定是否立案受理的活動。立案審查應在法定期間內完成。刑事自訴案件應當在自收到訴狀或口頭告訴第二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并書面通知自訴人;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民事、行政案件,應在自收到訴狀或口頭起訴第二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決定立案的,應通知當事人,并于五日內向對方當事人送達應訴通知書和訴狀副本;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一般案件可于收到訴狀當日決定是否立案受理。
2、繳費,除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包括民事、經濟、行政、執行)當事人都得向人民法院繳納訴訟費用。人民法院向當事人收取訴訟費用主要有兩個用意,一是彌補國家的財政開支;二是抑制濫訴、減少訴訟。訴訟費用的收費范圍、收費標準,預交和負擔,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有明確規定。訴訟費用由原告預交,被告反訴的,反訴案件的訴訟費由被告預交;申請執行費,由申請人預交。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預交訴訟費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內預交;反訴案件,由反訴當事人在提出反訴的同時預交;申請執行費用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預交。上訴案件的訴訟費用,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接到預交訴訟費通知后七日內預交。預交訴訟費用有困難的,可在預交期內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當事人在預交期內未預交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起訴或上訴處理。近年來,為確保經濟有困難而交不起訴訟費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我院認真貫徹執行最高法院下發的《關于對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積極實行司法救助,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決定減、緩、免交訴訟費用,使其能正常訴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法院辦案可以要求當事人出車嗎的法律知識,法律規定法院辦案不可以坐私人車,必須要是辦案專用的車,所以,是不可以要當事人出車的,法院辦案要求當事人出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沒簽勞動合同有工資呢
2020-12-09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