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法院辦案要求當事人出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一)辦案流程
一個案件在審理、執行過程中,一般應經過立案、繳費、送達、審判、執行、結案等程序。為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人民法院辦案工作實行立審分立、審執分立、審監分立、立執分立的原則。
1、立案,人民法院的立案主要是對刑事一審自訴案、民事、行政一審案件和執行案件的自訴狀、起訴狀、申請執行書,進行審查,確定是否立案受理的活動。立案審查應在法定期間內完成。刑事自訴案件應當在自收到訴狀或口頭告訴第二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并書面通知自訴人;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民事、行政案件,應在自收到訴狀或口頭起訴第二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決定立案的,應通知當事人,并于五日內向對方當事人送達應訴通知書和訴狀副本;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一般案件可于收到訴狀當日決定是否立案受理。
2、繳費,除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包括民事、經濟、行政、執行)當事人都得向人民法院繳納訴訟費用。人民法院向當事人收取訴訟費用主要有兩個用意,一是彌補國家的財政開支;二是抑制濫訴、減少訴訟。訴訟費用的收費范圍、收費標準,預交和負擔,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有明確規定。訴訟費用由原告預交,被告反訴的,反訴案件的訴訟費由被告預交;申請執行費,由申請人預交。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預交訴訟費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內預交;反訴案件,由反訴當事人在提出反訴的同時預交;申請執行費用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預交。上訴案件的訴訟費用,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接到預交訴訟費通知后七日內預交。預交訴訟費用有困難的,可在預交期內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當事人在預交期內未預交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起訴或上訴處理。近年來,為確保經濟有困難而交不起訴訟費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我院認真貫徹執行最高法院下發的《關于對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積極實行司法救助,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決定減、緩、免交訴訟費用,使其能正常訴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法院辦案可以要求當事人出車嗎的法律知識,法律規定法院辦案不可以坐私人車,必須要是辦案專用的車,所以,是不可以要當事人出車的,法院辦案要求當事人出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福州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與計算方法
2021-03-13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拆遷安置房買賣程序是怎樣的及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