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欲達目的而進行的準備嗎?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二、犯罪預備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對于犯罪預備行為,是需要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的,特別是不同的犯罪事實和犯罪行為所需要進行犯罪預備情況也是不同的,但由于犯罪預備階段一般是沒有犯罪事實發生的,所以對于預備犯是可以從輕處理的,沒有造成損失的可以免予處理。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
2020-11-10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