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有故意和過失么?
不作為犯罪既可能是故意犯罪也可能是過失犯罪,不作為犯罪是不作為是相對于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故意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二、不作為犯罪的分類
1、純正不作為犯(真正不作為犯)
純正不作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規定的只能由不作為構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義務為構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說,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行為人的行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規定的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都可根據法律的規定定罪量刑。
因此,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成立必須以構成要件齊備為前提。例如,遺棄罪,拒不救援友鄰部隊罪等。所謂“純正”指的是該類犯罪只能由不作為行為構成,而不能由作為行為構成。
同時,在純正不作為犯罪的犯罪構成中,對法定義務的違反,是該類犯罪成立的前提,也是該類犯罪構成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中的重要內容。
2、不純正不作為犯(不真正不作為犯)
所謂不純正不作為犯,是指行為人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的通常以作為形式實施的犯罪,例如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甚至放任更嚴重危害后果發生的間接故意殺人案件等。
3、混合不作為犯
我國有學者根據刑法分則對具體犯罪的不作為模式,除了把不作為犯分為純正不作為犯和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外,還提出了另外一種不作為犯,即混合不作為犯。所謂混合不作為犯的表述為“混合不作為犯是指既有作為又有不作為共同構成的犯罪形態”。
混合不作為犯的特點在于作為與不作為必須同時存在才能構成犯罪,如果只有作為或者只有不作為,則不能成立該犯罪”,例如我國現行刑法規定的抗稅罪和走私罪便同時包含作為和不作為兩種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不作為犯罪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認定和處理,司法機關首先要對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進行認定,具體情況下,對于故意不作為犯罪或者過失不作為犯罪的判罰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判罰處理。
不作為犯罪類型都有哪些?
成立不作為犯罪的條件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中介沒給購房合同怎么辦
2020-12-28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