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措施
第六十條在審判過程中,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被告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決定逮捕。
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應當對被告人采取、撤銷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報請院長批準。
第六十一條對經過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根據案件情況有必要拘傳的被告人,可以拘傳。
拘傳由司法警察執行,執行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拘傳被告人時,應當出示拘傳票;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
第六十二條審判人員對被拘傳的人,應當在拘傳后的十二小時以內訊問完畢,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被拘傳人。
第六十三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對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
(三)應當逮捕的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
第六十四條對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向本人宣布,并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上簽名。
第六十五條
被羈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交納了保證金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
第六十六條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時,可以責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證人:
(一)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情形的。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他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他出具保證書。
第六十八條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其交納保證金。保證金僅限于現金。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起訴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被告人的經濟狀況及認罪、悔罪表現等因素,決定應當收取的保證金數額。保證金數額最低不能少于2000元人民幣。保證金的最高限額,由各高級人民法院自行規定,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第六十九條保證金應當交到人民法院指定的銀行專戶。
第七十條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對同一被告人不能同時使用。
第七十一條
根據案件事實,認為已經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逃匿的,如果保證人與該被告人串通,協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該地點的,對保證人應當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窩藏罪追究刑事責任。
具有前款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同時也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保證人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應當以其保證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的訴訟請求數額為限。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宣布對被告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時,應當告知其在此期間必須遵守的規定。對被取保候審人、被監視居住人違反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依法沒收
的保證金,應當上繳國庫。
第七十三條被取保候審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依法沒收保證金后,仍決定采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在宣布后及時將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送達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第七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該案起訴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對于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案件,應當依法對被告人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
人民法院對同一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不得重復使用。
第七十六條對保證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數額不得超過20000元人民幣。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決定依法逮捕。
第七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逮捕決定后,應當將逮捕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將被告人逮捕到案后,除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應當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無法通知的,應當將原因記錄在卷。
第七十九條
對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人,審判人員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如果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報經院長批準后,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
第八十條對已經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一)患有嚴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三)正在懷孕、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
第八十一條對已經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的。
第八十二條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決定逮捕:
(一)已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被告人,因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的規定不逮捕可能發生社會危險的;
(二)具有本解釋第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而未予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愈或者哺乳期已滿的。
決定變更強制措施,予以逮捕的,應當向被告人宣布,并通知保證人及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第八十三條對被羈押的被告人需要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的,應當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破產財產包含抵押財產嗎
2021-01-08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