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要件是什么?
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要件是包括故意和過失這兩種狀態,犯罪的主觀構成要件的話,實際上就是說犯罪人他在從事犯罪活動的時候,具體所具有的哪一種危害社會的心態,比如說我們國家的財產類型的盜竊罪,就是占有他人的財產這樣的一種故意心態。在現實生活當中犯罪的構成要件對于犯罪構成要件的主觀要件,體現的是行為人在怎樣的心理狀態的支配下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刑法對犯罪構成的心理狀態有有哪些具體的要求。
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
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故意”分兩種,一是“希望‘,又叫直接故意,一是”放任“,又稱間接故意。”過失“亦有兩種,一為”過于自信“,一為”疏忽大意“。
二、擴展資料
作為法律概念,犯罪構成確定某種行為是否犯罪的規格和標準,是行為人對自己行為負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首先,它是具體行為罪與非罪的界限,行為只有具備了犯罪構成,才能構成犯罪。其次,犯罪構成也是區分此罪與彼罪的法律標準。
各種不同犯罪的獨特的特點,反映在每一個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中。因此,認真研究每一罪的具體構成要件,是準確定性、區分此罪與彼罪的關鍵。
一個人之所以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其基本的依據就是行為人的行為具備犯罪構成。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決定了刑事責任的有無;具備什么樣的犯罪構成,決定了刑事責任的程度。
(應當指出,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是決定刑事責任有無的唯一的依據,但決定刑事責任輕重的因素除了犯罪構成要件事實外,還包括一些非構成要件的事實,如犯罪前后的表現等。)因此,是否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首先要查明某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行為只有符合了犯罪構成,才能認定為犯罪,進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我們國家對于犯罪構成要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對犯罪的處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構成這個犯罪的話,那么壓根就不需要進行一個刑事的處罰,而我們國家的刑罰當中所規定的犯罪主觀構成要件的話,基本上就是故意和過失這兩種。
走私貴重金屬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組織賣血罪的犯罪構成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