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后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車跑業務,并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幸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二、過失犯罪的性質是什么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過失犯罪分為了兩種情況,而故意犯罪也是區分了兩種,即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雖然大部分的故意犯罪并沒有做嚴格的區分,但對于個別犯罪,還是明確規定了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或者間接故意構成。而像在故意殺人罪當中,直接故意也可,間接故意也成立本罪。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二
2021-02-12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