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條件是任何犯罪構成所必須具備的?
犯罪構成的必備條件包括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一)犯罪構成的主客觀統(tǒng)一性
我國刑法上的犯罪構成堅持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統(tǒng)一性。任何犯罪都是在主觀罪過支配下實施的行為,而主觀罪過又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如果主觀罪過不通過危害行為等客觀要件表現出來,或者客觀行為不是在主觀罪過支配下實施的,均不能成立犯罪。因此犯罪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行為,缺乏犯罪的主觀要件,犯罪的客觀要件不能成立;缺乏犯罪的客觀要件,犯罪的主觀要件也不能成立。犯罪的主、客觀要件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缺一不可,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的有機統(tǒng)一體,我國刑法的犯罪構成直接體現并貫徹了主客觀要件相統(tǒng)一的定罪原則。
(二)犯罪構成的社會危害性的一致性
任何一種犯罪,都可以表現出許多事實特征,但并非每一個事實特征都能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有的事實可能是偵破犯罪事實的重要線索,或者認定犯罪的證據但對確定行為能否構成犯罪并不發(fā)生影響,因此不能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實際上,犯罪的本質特征是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構成實質上是嚴重社會危害性的構成。凡是犯罪的構成要件的事實特征理所當然地必須反映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否則對犯罪的成立是沒有意義的。能否體現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是衡量某一事實特征能否成為犯罪的構成要件的客觀標準。
(三)犯罪構成的法定性
犯罪是既具備嚴重社會危害性、又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所謂刑事違法性,即指行為符合刑法所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性質。作為犯罪成立條件的犯罪構成要件,只能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這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我國刑法一般條文對一般犯罪的構成要件作了規(guī)定,結合總則與分則的規(guī)定,便能從總體上正確得出我國的犯罪構成具有法定性特征的結論。
(四)犯罪的構成重要性:
1、它為區(qū)分罪與非罪提供了法律標準。
2、它為區(qū)分此罪與彼罪提供了法律標準。
3、它為區(qū)分一罪與數罪提供了法律依據。
4、它為區(qū)分重罪與輕罪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犯罪構成的分類
結合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將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分為如下幾類:
(一)基本的犯罪構成與修正的犯罪構成
這是以犯罪構成的形態(tài)為標準所作的區(qū)分。
所謂基本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就某一犯罪的既遂狀態(tài)所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
所謂修正的犯罪構成,指以基本的犯罪構成為前提,適應犯罪過程中的停止形態(tài)或共同犯罪的形式而分別予以修改變更的犯罪構成。例如刑法第22條至24條規(guī)定的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第26條至29條規(guī)定的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就是兩類修正的犯罪構成。
(二)以獨立的犯罪構成中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為標準所作的區(qū)分。
所謂獨立的犯罪構成或稱普通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對具有通常社會危害程度的行為所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相對于危害嚴重或危害較輕的犯罪構成,它是犯罪構成的基本形態(tài)。例如刑法第134條第1款規(guī)定的故意傷害罪,相對于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傷”規(guī)定,就是普通的故意傷害罪的構成。
(三)敘述的犯罪構成與空白的犯罪構成
這是以法律條文對犯罪構成要件表述的情況為標準所作的區(qū)分。
所謂敘述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對犯罪構成的要件予以詳細或簡單敘述的犯罪構成。例如刑法第229條規(guī)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jié)嚴重的”,詳細敘述了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就是敘述的犯罪構成。又如刑法第232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的”,簡單敘述了故意殺人罪的要件,也是敘述的犯罪構成。
(四)簡單的犯罪構成與復雜的犯罪構成
這是以犯罪構成內部的結構狀況為標準所作的區(qū)分。
所謂簡單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規(guī)定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就是一例。本條規(guī)定的是一個客體--他人的生命權利,一種行為--致人死亡,一種罪過形式--過失。
所謂復雜的犯罪構成,指刑法條文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諸要件并非均屬單一的犯罪構成。詳言之,這種犯罪構成的要件,至少有一種不是單一的,或者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是單一的。即是一個犯罪侵犯兩種客體或者一個犯罪具有兩種行為的復雜狀況。
任何的公民都是需要先被確定為滿足了犯罪要件之后,司法機關菜戶采取強制的手段,判處其承擔刑事處罰。對于犯罪要件并不滿足的情形,若是任何人的人身自由被限制,此時該主體可以自己的權益無故被侵害,而請求無故侵權的主體支付國家賠償。
從上面可以看出犯罪必備的具體條件,也就是犯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要進行統(tǒng)一。犯罪者的確對受害者實施了犯罪的行為。有時候不需要受害者是具體的人,這個受害者可以是客觀的事物,也可以是自然的人??陀^行為就是對這個社會的確起到了危害性的作用。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立案標準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
2021-01-29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防二次出軌協(xié)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fā)放
2021-02-18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xù)嗎
2021-02-15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法院可以凍結失業(yè)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fā)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y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