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要素包括哪些?
犯罪中止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1)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
(2)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
(3)中止行為以不發(fā)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3、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二、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1、時間條件: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包括犯罪預備階段、實行階段。
(1)犯罪既遂以后,返還原物、賠償損失,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現(xiàn),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如果在犯罪過程中遭遇客觀障礙,明顯地告一段落歸于未遂的,一般認定是未遂。即使事后行為人積極采取措施救助被害人的,也不成立犯罪中止。
2、主觀條件:中止的自動性。--"能"達目的而"不欲""能"與"不能"應以行為人的認識為標準。雖然存在客觀障礙,但行為人沒有認識到,而自愿中止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行為人認識到了客觀障礙,但同時認為該客觀障礙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xù)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放棄犯罪的,也應認定為是成立犯罪中止。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是在犯罪的過程中,就包括預備犯罪、實行犯罪和犯罪結果發(fā)生的過程中。換言之,要是在這些過程之外,則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在對中止犯的處罰上面,按照《刑法》中的規(guī)定來看,要是實施了中止行為之后,同時沒有造成損害的,則應當對行為人免除處罰;而要是有造成損害的話,則也是應當對行為人減輕處罰。
平時生活當中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因為意志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行為發(fā)生中止,實際上犯罪行為也有此種情況的發(fā)生,因此法律作出了非常完備的規(guī)制,無論是從犯罪中止的認定標準以及成立之后的量刑標準都有一套完整的規(guī)則。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有哪些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報銷怎么弄
2020-12-08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jiān)
2020-12-28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zhí)行
2021-03-23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勞務派遣協(xié)議范本
2021-01-16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如何區(qū)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怎樣簽訂房地產(chǎn)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固定資產(chǎn)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xié)議可以嗎
2020-11-25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公益拆遷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5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