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唆行為罪犯罪中止怎么認定
被教唆人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但教唆犯在被教唆人主動中止犯罪后,其犯罪意圖依然存在,其不知道被教唆人已經中止了犯罪行為,因此,教唆犯的行為屬于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和中止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和實行犯從輕或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于刑事處罰。
1、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式對犯罪意圖的單純表露。二者的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兩種類似于犯意表示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犯意表示而應以犯罪論處:一是某些具體犯罪的構成中所包含的口頭或書面語言形式的實行行為。如侮辱罪、誹謗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語行為,作為強奸罪、搶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為的威脅性語言。這些特定的語言在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屬于犯罪的實行行為,具備這些語言不但構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預備,而是已經實行犯罪的其他犯罪形態。二是單個人犯罪中制定犯罪計劃的書面語言,以及共同犯罪中勾結共同犯罪人、交流犯罪思想、商議犯罪計劃的口頭語言或者書面語言。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即犯罪活動在具體犯罪實行行為著手前停止下來。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
2、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也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有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綜上所述,教唆行為不會被認定為犯罪中止的,被教唆人的行為中止后,教唆犯的犯罪意圖是存在的,所以會認定為教唆犯屬于犯罪未遂,會對于既遂犯進行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