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有哪幾種形態?
1.預備中止、實行未了中止和實行終了中止
根據發生的時空范圍不同,可將犯罪中止分為預備中止、實行未了中止和實行終了中止三類。
(1)預備中止。是指發生在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其存在的時空范圍是始于犯罪預備活動的實施,終止于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犯罪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2)實行未了中止。是指發生在行為人著手犯罪實行行為以后,實行行為尚未終了之前的犯罪中止。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著手犯罪實行行為而未終了之前,自動放棄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
(3)實行終了中止。是指發生在行為人的實行行為已經終了但特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結果尚未發生之前的犯罪中止。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實行行為終了以后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結果發生之前,自動放棄犯罪并有效地防止該犯罪結果發生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
2.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根據對其成立是否要求行為人做出一定積極的舉動之不同,可以將犯罪中止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是指只需行為人消極停止犯罪行為的繼續實施便可以成立的犯罪中止。預備中止都是消極中止,實行未了中止一般也屬于消極中止。
(2)積極中止。是指不僅需要行為人停止犯罪行為的繼續實施,而且還要積極有效地實施一定行為去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才能成立的犯罪中止。實行終了中止都是積極中止,也有一小部分實行未了中止屬于積極中止。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積極中止的社會危害性要比消極中止大。
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
按照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要正確地適用這一處罰原則,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對中止犯采取從寬處罰原則。
2.對中止犯采取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原則。
3.對中止犯采取必減主義。
4.注意中止犯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對中止犯適用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原則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人的行為雖然未達到犯罪既遂,但還是已經達到足以構成犯罪的程度,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情形,應不認為是犯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中止的相關認定上,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造成犯罪中止的原因上應當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對于相關的處理可以向司法機關來咨詢,也可以委托律師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造成違法行為。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