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盜竊未遂算犯罪嗎?
算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 盜竊未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盜竊目標的;
(二)以珍貴文物為盜竊目標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由此可以得知,盜竊未遂,如果只是以盜竊數額較大的財物為目標的話,則一般情況下不應當按照犯罪處理。但有些情況下是例外,解釋第二條列舉的作為“較大數額”減半的情節,:
(一)曾因盜竊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一年內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
(三)組織、控制未成年人盜竊的;
(四)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期間,在事件發生地盜竊的;
(五)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六)在醫院盜竊病人或者其親友財物的;
(七)盜竊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
(八)因盜竊造成嚴重后果的;
(九)實踐中發生的其他嚴重情形。
二、盜竊未遂的相關規定?
盜竊未遂在客觀方面“未得逞”的表現畢竟有其特殊性,圍繞盜竊未遂的界定這一問題,理論界存在爭議,但比較權威的觀點有以下三種
一是“控制說”, 認為只要盜竊者已實際控制所竊財物為盜竊既遂,反之構成未遂;
二是“失控說”,認為只要物主已失去對其財物的實際控制為盜竊既遂,反之為未遂;
三是“失控 控制說”,認為構成犯罪既遂,不僅物主已失去對其財物的實際控制,而且財物必須在盜竊者的控制之下,否則為盜竊未遂。
要正確界定盜竊未遂,首先應正確把握“控制”的含義以及控制與失控之間的時空關系。 所謂控制,是指對財物的直接把握或在自己力量范圍內對財物的制約能以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例如,將財物放在身上且僅憑自己的意愿便能處分財物,就是“直接把握”;雖然財物不放在身上,但將財物放在自己的房間內或公共場所某處自己能夠辨認并取回的地方,就是在自己力量范圍內對財物的制約。 關于控制與失控之間的時空關系,物主與盜竊者之間對財物的控制權是互相排斥的,不可能同時控制同一財物。如果物主控制著財物,盜竊者就不可能同時也控制著該財物;反之亦然。然而,物主失去了對其財物的控制,該財物卻并不一定為盜竊者所控制,這是因為,前者的“失控”既可能是被盜,也可能是“遺失”,只有前者對財物的“失控”是由于后者所為,該財物才必定為后者所控制。并且這種控制并無時間長短的要求。一旦物主失去對財物控制的一瞬,該財物在時空上就為盜竊者所控制。至于該財物又被第三者拾走或非法占有,并不能否定盜竊者前面行為的性質,哪怕盜竊者控制所竊財物在時間上只是極短的一瞬間,否則就無法解釋第三者的占有行為與物主的財物被盜之間的因果關系,即沒有盜竊者的行為,第三者也就不可能占有該財物。從控制的含義以及“控制”與“失控”的因果關系和在時空上的連續性分析可看出,“失控說”、“控制說”以及“失控 控制說”三種觀點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盜竊未遂的標志,從理論上講并無本質區別。但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出發,“失控說”與“失控 控制說”在分析具體盜竊實例時,更能準確判斷盜竊既未遂的客觀實際情況。這是因為,實際中盜竊者是否控制物主的財物并不以盜竊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只有物主在主客觀上失去了對其財物的制約,才能認定盜竊者控制了物主的財物;因而,不能片面地認為,只要單方面分析盜竊者“控制”了物主的財物,物主就必定失去對其財物的控制。
綜合上面所說的,盜竊未遂一般就是屬于在實施的犯罪過程中沒有成功,對于這種行為,也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盜竊本就是屬于嚴重的傷害到了他人,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犯罪的動機來進行給予處罰,這樣才能讓犯罪人員信服。
入室盜竊未遂如何量刑
盜竊罪的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
盜竊罪判幾年,如何處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